-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演义》思想倾向及其悲剧精神探讨
《三国演义》是一部演述汉末魏晋时期群雄争霸的历史小说,取材于东汉末年与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黄巾起义开始,一直写到晋武帝太康二年吴亡为止,真实详尽地叙述了当时各个利益集体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历史。从纵向上看,它描述了从汉平帝中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共九十七年的历史;从横向上看,它描述了三国时期近百年的政治、军事、外交等各方面斗争,展示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深厚文化蕴含。这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是一部关于社会人生的不可多得的启示录。它的主题思想与悲剧精神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长期以来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一 《三国演义》所体现的思想 《三国演义》是一部描写战争、描写英雄的小说,作为一部从古至今不断被人们阅读、欣赏、阐释的小说经典,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种以文学为载体、以文化为传播途径的三国文化系统。《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是什么?长期以来,人们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刻的论述。本文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对国家统一的向往 罗贯中通过对汉末三国时期历史的艺术再现,表达了拥护仁君、憎恨奸臣、向往仁政的理想,鲜明地表达了广大人民追求国家统一的强烈愿望。刘备虽为汉室之胄,但起家仅是“贩履织席”之辈,张飞以卖酒屠猪为生,而关羽更是一个流浪江湖的碌碌小贩。此后刘备连遭困厄,流窜不定而寄人篱下,久而“叹髀肉复生,潸然泪下不住……曰:‘……日月蹉跎,老之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通过对刘备这种积极进取精神的描写,塑造了其历经磨难、百折不回、壮志未酬的英雄形象。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对国家统一的坚定信心。 对道德、仁义的追求 在作者的笔下,通过对文中人物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理想道德的不懈追求。比如,为了忠于“桃园之义”,关羽不为曹操的优礼相待所动;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托孤之重,诸葛亮殚精竭虑,南征北伐,这都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中积极的一面。同时,在《三国演义》中,也确立了尚仁讲信、以仁信为纽带去建立臣属关系,并以此去保持君臣关系、君民关系的理想政治。此外,罗贯中在作品中也突出了“孝”的含义,歌颂以忠、孝、仁、义为核心的封建道德观念。 体现了民本思想 《三国演义》强调了君为民设的思想,更强调君要克己为群,要于乱世之中给民以生息。而作者笔下的刘备所施行的“王道”是真正意义上的与老百姓同生死、共命运的“王道”,体现了安天下、为苍生的最终目标。《三国演义》第35回写到刘备主新野时发展生产,让人们过上富裕的生活,当地的老百姓对其感恩戴德。第41回写到携新野、樊城二县的十余万百姓逃避曹军追击时,刘备宁“日行十余里”而不愿弃民自走,致使兵败当阳。而刘备在经历了多次失败后慨叹“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也正体现了作者的民本思想。 重视人才的思想 刘备的惜才爱才被作者描绘得淋漓尽致。为了得到“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诸葛亮,刘备屈身三顾茅庐,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当刘备初见赵云时,就是用的仁义之心、慈爱之泪将赵云吸引到麾下,才使赵云成为蜀国又一员忠心耿耿的虎将,立下了“单骑救主”的大功;而当徐庶因其母被曹操扣在曹营,不得已只得弃蜀归曹时,刘备含着眼泪目送其远去,“犹嫌不够,还发恨要砍掉障目之树木”,充分显示了刘备的惜才爱才之心。而曹操数次痛哭郭嘉, 可见爱之颇深,未及穿鞋迎许攸也体现了他对人才的重视。 以男权价值为中心 古代女性形象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但大多接受着男性的经验规范,并且大都满足着男性的欲望与需求,体现着男权价值为中心的思想。《三国演义》也是如此,其中主要描绘的是男人之间权术争斗的世界,是一部既斗智又斗勇的充满阳刚之气的作品,出现于《三国演义》中有姓氏或名号可称的女性不下五十人,这些女性形象可分为美女与烈女两类,她们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缺陷与不足,通过对这些女性形象的描绘,体现了罗贯中的“男性中心主义”。 二 《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 《三国演义》体现出了多种主题思想。关于这个问题,多年来,文学界一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但这些观点的提出,无疑各具不同的理论价值,但对于如此伟大的文学巨著来讲,用某一种主题思想来概括是非常困难的,也可能会造成某种缺憾,基于这种考虑,我们可以用主导思想倾向这一命题来进行界定,因为无论作品内容多丰富,它必定会有一个具有总纲性的主导思想倾向,而《三国演义》的主要思想倾向无疑是“拥刘反曹”,这是作品精神实质的体现,也是作者写作意图的实现。 毋庸置疑,《三国演义》描写了三国故事和三国的人物形象,但作品虽歌颂了孙权坐镇江东的雄才大略和英雄业绩等,但主要着笔处是蜀汉与曹魏之间的矛盾斗争,作者对于两者的态度是十分明确的,即拥刘反曹、帝蜀寇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