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案——何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乙己》教案 备课人 何营 教学目标: 1、理解孔乙己这一形象所揭示的社会意义。 2、学习小说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4、培养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的鲁迅的哪些小说? 在鲁迅先生写的33篇小说中,巴金先生曾称赞说:“《孔乙己》写得多么好啊!”日本有一位作家也说,孔乙己是一个最完美的艺术典型。孔乙己到底是怎样一个艺术形象呢?鲁迅先生又是怎样塑造这个形象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小说。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走近鲁迅(出示幻灯片) 2、背景介绍 本文写于1918年冬天,发表于1919年4月的《新青年》杂志,后来收入短篇小说集《呐喊》。在当时的文化教育领域,虽然在1906年就废止了封建科举制度,但封建复古逆流仍然很猖獗。封建教育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鲁迅先生针对现状,写了二十多年前的社会现实,启发人们将其与当时现状进行对照,懂得批判与取舍。 3、小说常识复习(出示幻灯片) 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要求: 1、疏通生字词。 2、思考:小说写到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小说是怎样刻画他的? 孔乙己档案 姓名 四、再读课文,走近孔乙己,进行人物形象分析。 1、 找出文中对孔乙己进行整体描写的句子。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 明确:“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衫”表明他不愿与“短衣帮”为伍,硬摆读书人的架子;“唯一的”点出了孔乙己的特殊性,他与上层人、下层人都有距离。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刻画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请就你感受最深的地方找出来,谈谈你的理解 (外貌、语言、神态、动作) 3、除了以上对孔乙己的正面描写以外,文中还有一些对孔乙己的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明确) 4、根据以上分析,你能概括出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吗? 明确:科举失败又以读书人自居,生活贫困爱面子又常受人嘲笑,迂腐可笑却又不失善良本性,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没落的读书人。 5、小结 小说善于运用多种手段刻画人物,如描写人的的衣着、肖像,描写人物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尤其善于通过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还通过侧面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简单回顾上课时内容,导入新课。 二、探讨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小说一开始没有直接写孔乙己,而是介绍咸亨酒店的格局和顾客的情况,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2、孔乙己的周围有哪些人?他们是怎样捉弄、奚落孔乙己的? 3、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折腿后,酒客、掌柜的反应如何? 4、孔乙己最后一次出现在酒店时,掌柜的说了些什么?孔乙己 有何反应?酒客们的反应如何?众人的态度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三、交流、讨论后明确 1、小说开头对咸亨酒店的介绍,交代了孔乙己生活的社会环境:孔乙己生活在一个势利、冷酷、虚伪的社会里,这样为我们渲染了一种冷漠、悲凉的社会气氛,为情节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预示着人物悲剧的必然性。咸亨酒店可以说是当时中国黑暗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 缩影。 2、酒客揭短,取笑孔乙己偷东西; 酒客嘲笑、奚落孔乙己没有“进学” 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 孔乙己不能与长衫酒客为伍,短衣帮酒客虽然也处在社会底层,但他们仍肆意讥笑孔乙己。唯利是图的掌柜以取笑孔乙己为乐,就连一个12岁的小伙计都鄙视孔乙己。这些,都充分说明在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下,人们对科举不幸失败者的冷酷。 3、4、略 四、小说主题 小说通过孔乙己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封建社会末期下层知识分子精神和肉体受到的双重摧残,揭露了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罪恶,更主要的是,揭示了民众的精神麻木、思想愚钝的精神状态,小说正是为了揭示社会的这一病态,以“引起疗救的注意” 。 五、学生讨论归纳造成孔乙己悲惨遭遇的原因 学生讨论后明确: 1、社会原因。 (1)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 (2)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思想侵蚀下,民众的麻木不仁。 (3)以丁举人为代表的封建统治者的残酷摧残。 2、自身原因。 热衷科举、好喝懒做、麻木不仁、至死不悟。 六、拓展延伸 1、 学了这篇小说,同学们觉得应该怎样对待弱者、对待别人的不幸呢? 2、孔乙己如果生活在今天我们这个时代,他的命运会怎样呢? 七、思考、 你从孔乙己这个人物身上得到什么启示? 八、品味小说的语言特色。 引导学生揣摩以下加点词的意味: 1、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从破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  2、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 3、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九、写作探究: 小说的结尾并没有明确交代孔乙己的死去,你认为孔乙己死了没有?请展开想像,写一篇短文来明确交代,300字左右。

文档评论(0)

xina1711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