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护理查房自发性气胸的护理.ppt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2.体征:取决于积气量 小量:体征不明显 大量:呼吸增快,呼吸运动减弱,发绀,患侧胸部膨隆;气管向健侧移位,肋间隙增宽,语颤减弱 叩诊:过清音或鼓音,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右侧气胸时肝浊音界下降 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液气胸时,可闻及胸内振水声 3. 并发症:可并发纵膈气肿、皮下气肿、血气胸和脓气胸。 辅助检查 辅助检查 1.X线:是诊断气胸最可靠的方法,能显示肺萎缩的程度,肺内病变的情况 2.胸腔镜:诊断胸膜疾病的重要手段,能找出自发性气胸的病因 3.CT:小量气胸、局限性气胸 4.血气分析:小量气胸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 1.突然发生胸痛,刺激性干咳和呼吸困难 2.气胸体征 3.X线胸片检查显示 胸腔积气和肺萎缩 鉴别诊断 支气管哮喘 共同点:胸闷、呼吸困难 不同点:气胸为突然一侧胸痛,刺激性干咳,有典型的气胸体征,X线示无纹理透亮区,肺组织向肺门压缩。支气管哮喘有反复发作的哮喘史,发作时两肺哮鸣音,在呼气末更为明显,支气管解痉剂得以缓解。 肺大疱 肺大疱的X线示肺纹理稀少或仅有条索状阴影,肺大疱周围有受压致密的肺组织。气胸的则完全无纹理可见,且肺组织向肺门方向压缩,弧度与肺大疱的相反。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治疗要点 治疗要点 原则:排除气体,缓解症状,促使肺复张,防止复发 1.保守治疗 2.排气治疗 3.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 主要适用稳定型小量闭合性气胸 具体方法:严格卧床休息、给氧,支气 管痉挛者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酌情给予镇静镇痛等药物。 排气治疗 1.紧急排气:张力性气胸(急危重症) 2.胸腔穿刺排气:适用于少量气胸、呼吸困难较轻、心肺功能尚好的病人。 3.胸腔闭式引流: 指征:呼吸困难明显、肺压缩程度较大的不稳定型气胸病人,包括交通性气胸、张力性气胸和气胸反复发作的病人,无论气胸容量多少,均应尽早行胸腔闭式引流。 引流位置: 积气: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 积液: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 脓胸:脓液积聚最低处 手术治疗 指征:反复性气胸、长期气胸、张力性气胸引流失败、双侧自发性气胸、血气胸或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 手术治疗的成功率高,复发率低。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护理诊断 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胸腔积气导致胸廓活动受限和肺萎缩有关 二.舒适的改变:与气胸所致疼痛有关 三.焦虑:与担心疾病和手术预后有关 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胸腔积气导致胸廓活动受限和肺萎缩有关 措施: 1.吸氧:2-4L/min吸入 2.体位:病情稳定者取半卧位,以使膈肌下降,有利呼吸 3.病情观察:观察生命体征,有无气促、呼吸困难、发绀和缺氧。 4.积气过多行胸膜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 5.鼓励患者经常翻身深呼吸咳嗽,加速胸腔内气体排出,促进肺复张。 二.舒适的改变:与气胸所致疼痛有关 措施: 指导病人取合适体位 严密观察病情 疼痛严重者,遵医嘱使用止痛剂 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如听音乐,避免剧烈咳嗽,必要时给予止咳剂 心理护理:解除病人的担忧 三.焦虑:与担心疾病和手术预后有关措施: 向患者讲解疾病和手术的相关知识,减轻其焦虑情绪 以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娴熟的技术赢得病人的信任 多与病人沟通,关心病人,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 指导病人运用合适的放松方法:深呼吸.听音乐等 术后护理 护理诊断 一.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扩张能力下降、切口疼痛有关 二.疼痛(胸痛):与胸部伤口及胸腔置管有关 三.有感染的危险:与胸腔置管有关 一.低效性呼吸型态:与肺扩张能力下降、切口疼痛有关 措施: 绝对卧床休息,采取有利于呼吸的体位,避免一切增加胸腔内压力的活动 保持呼吸道通畅,协助拍背咳痰,必要时吸氧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呼吸音等 肺功能锻炼,促进肺复张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目的:①引流胸腔内的积液积气,促使术后肺膨胀。 ②便于观察胸腔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 注意事项: 体位:取半卧位以利于引流 翻身:如翻身活动时防止受压、打折、扭曲、脱出。 引流瓶的位置:引流瓶应始终保持直立,并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下地活动时胸瓶高度在膝盖以下。搬运病人时应注意保持引流瓶低于胸膜腔位置。 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 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应立即反折胸壁引流管; 若引流管从胸壁滑脱,立即用手顺皮肤纹理方向捏紧引流口周围皮肤(注意不要直接接触伤口),并及时通知医师; 保持胸壁引流口处敷料清洁干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