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公益信托改善补偿型湿地经营之研究-以台南水雉生态教.pptVIP

运用公益信托改善补偿型湿地经营之研究-以台南水雉生态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運用公益信託改善補償型溼地經營之研究 -以台南水雉生態教育園區為例 報告人 吳昱甫摘要 1994年高鐵路線確定將經過水雉的主要棲地台南縣葫蘆埤、德元埤一帶。 而根據中華鳥會在1997年的調查,當時水雉總數已經不到50隻,瀕臨滅絕。 經過環評審查,由高鐵公司及台南縣政府,負責找地營造適合水雉棲息的環境以做為棲地補償。 選在距離葫蘆埤2公里的地方,將一片面積15公頃大的台糖農地,闢成人工溼地,打造成水雉生態復育區,並委由中華野鳥學會經營。 但未免棲地受到干擾,遲至2007/1/1始更名為水雉生態教育園區並開始對外開方,由於經費有限,每年實際維護費短缺約NT300萬。 摘要(續) 如循環保署民國92年依《信託法》的規定發布之《環境保護公益信託許可及監督辦法》之程序與精神,結合此生態園區之土地與各方財源物力以「公益信託」方式,是否能因此妥善經營為後世留下珍貴的生態及文化資產,則是當前永久延續棲地補償初衷美意的重要課題。 報告綱要 一、前言 二、前人研究 三、分析方法與流程 一、前言 人造溼地的範疇 人造濕地的範疇:廢水處理型人工濕地、水田﹝水稻田、芋田、茭白筍田、菱角田等﹞、漁塭、排水溝渠、人工湖泊﹝水庫﹞、儲水埤塘,均屬於人造濕地中的一環。 桃園縣境內有許多埤塘濕地,是過去農業發展時期,為了灌溉而挖掘出來的,雖然現在已不再作為灌溉使用,但是經過多年的自然演替過程,每個埤塘生態均有豐富的多樣性與獨特性。 現今一般專門用來處理廢污水的人造濕地,我們稱之為「人工濕地」﹝Constructed Wetland﹞。此種濕地環境是利用濕地能夠淨化水質的功能,來加以應用,將廢污水排放到所設計的濕地系統中,經過一系列單元的處理過後再排出,將可降低水中污染物的濃度,達到水質淨化之功效。例如:台南二行社區人工濕地等。 棲地補償 亦稱生態補償(Ecological Compensation),乃針對工程建設導致之生態功能或生態價值之損害,以創造(Creation)、復育(Restoration)、改善(Enhancement)或保育(Preservation)棲地等方式予以彌補。 使得整體生態品質能維持在相同或更高的水準。美國布希政府在1988年提出濕地「無淨損失」(No-Net-Loss)政策。 荷蘭在歐洲國家中,是土地使用與交通建設密度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棲地零碎化而造成的物種溝通阻斷之問題嚴重。有鑑於此,荷蘭政府於1990年公告實施國家生態網路計畫(National Ecological Network, NEN),希望藉由動物通道以及生態廊道之建立,以減少動植物棲地零碎化。 棲地補償 (續) 在美國,為了彌補過去開發行為所破壞的濕地,會建造一塊新的人造濕地,來彌補過去所損失的濕地環境,這種濕地我們統稱為「補償型濕地」﹝Mitigation Wetland﹞,這種手段即稱之為棲地補償。 國內目前雖未有相關濕地補償的法定政策及條文,但已有類似補償型濕地之案例,例如:補償高速鐵路穿越水雉重要棲息地─德元埤、葫蘆埤所造成的破壞,而營造的「官田水雉復育區」,算是國內第一塊補償型的人造濕地。 公益信託 信託是一種多元化財產管理制度,是由財產所有人將財產移轉或設定於管理人,使管理人為一定人之利益或目的,管理或處分財產,同時達到財產保護、資產增值或節稅等功能。 而公益信託係指以慈善、文化、學術、技藝、宗教、祭祀或其他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之信託。公益信託與財團法人同為現今社會善心人士可用以從事公益活動之利器。惟公益信託只要經過主管機關許可即可,不必如同財團法人須向法院辦理登記取得法人資格、設置辦公處所或僱用職員,設立上堪稱簡便。 只要是以信託業法所稱之信託業者(銀行)為受託人,便可以享有稅法上的各項優惠,故值得各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多加推展與社會各界善加利用,以增進公共利益與民眾福祉。 公益信託 (續) 我國的公益信託法源依據為信託法第八章「公益信託」,信託法第八章共有六十九條至八十五條等十七條條文。 有關公益信託部分的進一步發展,一直到民國九十二年五月十四日,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依據信託法第八十五條之授權,訂定發布「環境保護公益信託許可及監督辦法」,才確定了環境保護公益信託的相關行政管理規範。至於信託法中有關文化、慈善、學術、技藝、宗教、祭祀,或其他以公共利益為目的信託(信託法第六十九條)的執行,以及公益信託相關行政辦法,尚有待相關行政機關,依其職責進行審視制訂。 Cuperus et al.1996;賴明洲、薛怡珍,2006;薛怡珍等,2007 方偉達、趙淑德,2008,溼地公益信託及補償銀行機制 方偉達、趙淑德,2008,溼地公益信託及補償銀行機制 方偉達、趙淑德,2008,溼地公益信託及補償銀行機制 其他 方偉達,2007,企業參

文档评论(0)

150****0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