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脓胸 病因 肺部感染:肺炎、肺脓肿。 邻近组织化脓性病灶:纵隔脓肿、膈下脓肿或肝脓肿。 胸部手术: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少部分是由于术中污染或术后切口感染穿入胸腔所致。 胸部创伤:胸部穿透伤后。 败血症或脓毒血症:经血循环到达胸腔产生脓胸。 其他:如自发性气胸、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并发感染;自发性食管破裂,纵隔畸胎瘤感染。 病因 致病菌: 肺炎球菌、链球菌多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小儿多见 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真菌、厌氧菌 感染途径 外伤、手术污染胸膜腔 手术并发症:食管吻合口瘘、支气管残端瘘 周边脓肿经淋巴途径感染胸膜腔 肺炎、肺脓肿、自发性气胸、破入胸膜腔 败血症经血行途径感染胸膜腔 病理 不同的阶段决定不同的治疗方案 渗出期 脓液稀薄 白细胞和纤维蛋白 浆液性 纤维素期 粘稠 脓细胞和纤维蛋白 脓性 机化期 毛细血管及炎性细胞形成肉芽组织 纤维蛋白沉着机化 纤维板 病理生理 渗出期:胸膜充血、水肿、渗出大量稀薄浆液,随白细胞及纤维蛋白增多成为脓液,使肺受压,并将纵隔推向对侧。 纤维素期:纤维蛋白沉积于胸膜表面,胸膜增厚粘连,肺膨胀受限 。 机化期:沉积于胸膜表面的纤维蛋白逐渐机化,增厚形成纤维板,固定并压迫肺组织,使肺膨胀受限,牵扯胸廓使之内陷变形,纵隔向患侧移位,成为慢性脓胸。 临床表现及诊断 肺部感染和压迫症状: 发热、脉快、胸痛、气促、乏力、食欲差 胸闷、咳嗽、咳痰、叩诊浊音、呼吸音减弱。 Blood Rt:WBC↑,有核左移。 X线:胸部可见浓密阴影。有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吻合口瘘者可见气液平面。 B超:胸腔可见液暗区,有助于确定穿刺部位。 确诊须胸穿抽脓。作涂片、培养+药敏试验。 治疗 治疗原则: 控制原发灶、控制感染、消除病因 排净脓液、全身支持。 手术: 胸腔穿刺术、胸腔闭式引流术 胸腔灌洗、胸腔镜廓清术、开胸纤维素清除术。 排净脓液: 胸穿抽脓(<1000ml/次) 注入抗生素。 脓液稠厚不易抽出者,应尽早胸腔闭式引流。 2周以上引流不畅应早期手术清除脓苔,分离粘连。 脓腔最低位引流处,腋后线第7-8肋间。 慢性脓胸 急性脓胸病程超过3月,脓腔壁韧厚,脓腔容量已固定不变者为慢性腔胸。 病因: 急性脓胸治疗不当 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或食管瘘 胸腔邻近有慢性感染病灶 胸腔内有异物存留 特异病原菌存在:结核性脓胸。 病理生理 胸膜及肺为机化的瘢痕纤维板所限。 纵隔受瘢痕收缩牵拉向患侧移位。 胸壁因胸膜纤维板的固定及瘢痕收缩而内陷,肋间隙变窄,脊柱侧弯凸向健侧,部分病人有杵状指。 临床表现与诊断 慢性全身中毒症状: 长期低度热、消瘦、贫血低蛋白血症 气促、咳嗽、咯脓痰 体征: 肋间隙变窄、胸廓塌陷 纵隔向患侧移位 杵状指(趾) 穿刺抽脓确诊 脓腔瘘道造影: 疑有支气管胸膜瘘时,注入美兰、乙醚或碘油。 食管胸膜瘘可口服美兰。 治疗 治疗原则: 改善全身情况 消灭病因和脓腔 尽早使受压肺复张。 治疗方法: 改进引流手术 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胸廓成形术 胸膜肺切除术。 治疗进展 肌瓣移植填塞手术 大网膜移植术 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 VATS) 胸膜腔闭式引流 目的:排除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复张,预防、治疗胸膜腔感染。 适应症:气胸、血胸、脓胸的治疗;剖胸手术后。 引流管安放位置:引流气体在锁中线二肋间;引流血液在腋中(后)线6-8肋间;引流脓液在脓腔最低位。 手术方法:经肋间胸膜腔闭式引流;经肋床胸膜腔闭式引流适用于急慢性脓胸,脓液多而稠厚者。 水封瓶的使用:水封瓶短玻璃管与外界空气相通,长玻璃管插入水面以下3-4cm,引流开通后,可见其中有8-10cm的水住随呼吸上下波动,是引流有效的标志。如用负压调节,其长玻管须插入水面以下10-16cm进行负压调节。 闭式引流注意事项 病人取低半卧位,引流瓶低于病人胸腔60cm以上。 排气排液不要过快,以防纵隔摆动。 每日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状、数量、速度及其变化。保持引流管通畅,防止堵塞、扭曲、受压、脱出、漏气。 鼓励病人咳嗽及深呼吸,促进肺复张。 搬动病人、抬高或更换引流瓶时,必须钳夹胸腔引流管后,再行操作。 拔管:临床症状消失,24小时无气体溢出,或引流液少于50ml,X线肺已复张,可拔管:深吸气后屏气时拔出引流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纱布或无菌敷料盖紧引流口,严密固定,防止气胸。 开放性气胸 (Open pneumothorax) 胸壁穿通伤使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相通,空气可随呼吸自由进出胸膜腔,胸内压=大气压。 肺受压萎陷,使纵隔向健侧移位,使健侧肺萎陷。 健侧胸腔压力可随呼吸周期而增减,从而引起纵隔 扑动(Mediastinal flutter)和残气对流,导致严重的缺氧、C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