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润滑状态下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docxVIP

流体润滑状态下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研究-机械设计及理论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西 江西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摘 要 摩擦学(Tribology)涵盖了润滑、摩擦以及磨损三方面知识,其主要以两相对运动物体 表面为研究对象。节能、节材、提高产品质量、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增加机械设 备的可靠性是摩擦学研究的终极目标。近年来,表面织构被作为一种改善摩擦学性能的方 法受到广大学者追捧,其定义为在摩擦副表面加工出具有一定规则和排列方案的介、微观 结构。为了进一步深入了解流体润滑状态下表面织构的润滑减摩机理以设计出最优的表面 织构模型,本文将对织构化表面的摩擦学性能做如下研究: 第一,建立了非对称性凹槽织构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 模型,利用商业软件 FLUENT 对其进行求解,模拟分析了凹槽织构非对称参数 H 以及雷诺数 Re 对油膜承载的 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凹槽织构的几何形状呈现非对称性时,油膜承载与凹槽织构的非 对称性参数 H 在低雷诺数下表现出很强的依赖关系,随织构非对称性参数 H 的减小而增 大,如雷诺数 Re=20,H 从 4 减小到 0.2,油膜承载增加了 73.44% 。然而此种作用伴随雷 诺数的增加逐渐减弱,如雷诺数 Re=160,H 从 4 减小到 0.2,油膜承载仅增加了 4.68% 。 另外,雷诺数对油膜承载有较大影响,随雷诺数 Re 的增大,油膜承载几乎单调递增。 第二,针对摩擦副表面,近年来有实验证明在其上加工部分表面织构比充满织构的摩 擦副表面能更进一步改善摩擦学性能。因此,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模拟研究了 部分表面凹槽织构的动压润滑性能,详细分析了表征部分凹槽织构在摩擦副表面排列布局 的位置参数 L 对油膜承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雷诺数下位置参数 L 对油膜承载影响 明显,如确定凹槽织构宽度 D=0.2,在雷诺数 Re=3 时,L 从 0.4 减少到 0.05,油膜承载提 升了 58.99%,相同条件下,摩擦系数也得到明显改善,减少了 59.1%。 第三,建立了动压润滑下基于 Reynolds 方程的三维表面织构润滑计算模型,利用 Visual Fortran 语言编程对其进行了数值求解,分析了凹槽类及凹坑类织构的动压承 载性能,并提出一种全新类型的表面织构——矩形织构。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织构间 存在着一个共同的最优深度范围,其无量纲大小为 0.5-0.7,正方形凹坑织构和圆柱形 凹坑织构存在最优的面密度,分别为 0.36 和 0.5024,且正方形凹坑织构比凹槽类织 构、圆柱形凹坑织构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另外,通过与传统类型表面织构对比 分析,研究还发现:最优组合参数下的矩形织构比传统类型织构能产生更大的油膜承 载,其最优组合参数为 w=0.6, c=0.8, h=0.5-0.7。论文最后依据最优组合参数下的矩形 织构,提出了一种摩擦副表面理想的矩形织构加工布局方案,此方案对摩擦副表面实 I 际织构处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动压润滑;表面织构;CFD 数值模拟;雷诺方程 II Ab Abstract Abstrac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ribology is relative moving surfaces with parts. And its ultimate goal is saving energy and material, improving product quality and extending the life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as well as to increase reliability. This is an area, which include lubrication, friction and wear. Surface texturing has gained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recent years as a means for enhancing tribological performance of mechanical components, it is defined as a meso and micro-scale structure with sure regulation and array, and it is mainly produced on a friction pair surface. In order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lubrication and antifriction mechanism on fully lubricated, and optimize the surface texturing model.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1****984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