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中国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连锁定位和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眼科学专业论文.docx

两个中国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连锁定位和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眼科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S)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英文缩略语(ABBREVIATIONS)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中文名称 RP mtinitis pigraentosa 视网膜色素变性 adI强 Autosomal dominant retinitis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视网膜 pigmentosa 色素变性 arI潆 autosomal FeCCSsive retinitis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视网膜 pigrnentosa 色素变性 xLRP X·linked retinitis pigmentosa x.连锁遗传视网膜色素变 性 PRPF31 pre-mRNA splicing factor 31 前mRNA剪切因31基因 CRX cone-rod homeobox 锥杆细胞同源基因 PCR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聚合酶链反应 l球LP 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 Polymorphisms VNTR variable numbe of tandem 可变数目串连重复序列 repeats SNPs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 单核苷酸多态性 phisms MCR minimum critical region 最小可能区域 ERG electroretinogram 视网膜电图 mfERG mutifocus electroretinogram 多焦视网膜电图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摘要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摘要 两个中国视网膜色素变性家系的基因连锁定位 和候选基因的序列分析 研究目的: 分析两个常染色体显性视网膜色素变性(autosomal dominant rctinitis pigmentosa,adRP)家系RPSZ、RPQY的临床表型特征,通过全基因组扫 描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确定这两个家系的遗传学特征。 1.研究两个adRP家系(RPSZ和RPQY)的临床表型特征,并在RPSZ 家系中分析基因突变和临床表型特征的关系。 2.通过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确定两个adRP家系的致病基因的染色体 定位。 3.通过基因序列分析对候选区内的候选基因进行突变检测,寻找致病基 因。 4.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反应证实突变并在相应人群中排除是罕见多态性的 可能。 研究方法; 1.临床研究方法: 1.1眼科常规检查 包括询问病史,屈光状态、眼前节裂隙灯检查,直接和间接眼底镜检 查以及眼底照相等。 1.2特殊检奄方法 包括视野检查(Humphrey 750),明、暗适应视网膜电图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electrorefinogram,ERG)以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dfifocal ERG)检查 等。 2. 分子遗传学研究方法: 2.1取家系成员外周静脉血5-8ml。采用Roche Biochemical公司的DNA 分离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2.2基因连锁分析 在全部常染色体范围内选取370对荧光微卫星标记物进行全基因组 扫描,相邻微卫星标记物之间的平均距离为lO厘摩(centimorgan,eM)。 利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全部荧光微卫 星标记物,并利用ABI 377XL DNA测序仪读取370对微卫星标记物的 等位基因片段大小并利用Genesean 3.1和Genotyper 2.0软件进行单体型 分析。运用SiIIlwmk2 2.86,Version 3.35软件按照多点法分别计算疾病表 型与不同染色体上的多个微卫星位点之间的最大优势对数Lod Score值。 2.3基因序列分析 根据连锁分析的结果,分别在RPSZ和RPQY两家系所定位的染色 体候选区内选取侯选基因,并对侯选基因进行直接基因序列分析。如发 现可能的基因突变,即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反应证实突变和在相关人群中 排除是罕见多态性的可能。 结果: 1.RPSZ家系 此家系致病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带19q13.4,微卫星标记D19S589 和D19S 254之间的不到4 Mb(Mega-base)区域。在所有患者的PRPF31 基因内含子8的第一个碱基发现一新的杂合突变(GC),使得内含予8的 剪切供体由GT变为CT。此突变与疾病表型完全共分离,且在家系未患 病成员和100名相关人群中未能检出。此家系患者的临床表型符合早期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发病弥漫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类型。 天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 发病弥漫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类型。 2.RPQY家系 此家系致瘸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ianzhongdah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