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反差的人生哲理散文欣赏:活在反差中的事物
我是被那样的画面开始吸引的:澄澈的天幕下,极具美术感的空枝,亦如一双双高举过头颅伸向天空的手臂,嶙峋的质感让人觉得,这一双双裸露的手臂是带有自己的欲望和诉求的。有时配上残阳或者冷月,让人很遗憾,没有生为画家或者摄影师。
这是一棵冬天的朴树。
生长在我们这座南方的小城。
在这里,我日常工作的周围,都是常绿树包围的领域,一年四季固定的绿,是一种单一的视觉,没有波澜的静态。
而这棵树的出现,显示出了一种动态,是循序渐进式的。当我惊讶于它冬季的枯竭时,它已嗅觉灵敏地捕捉着每一缕到来的温暖气息,从空寂的枝桠中,变魔术似的抽出一撮一撮的新绿,从树尖开始,到整个树冠,仿佛昨夜之前冬天还在窗外,恍然间睁开眼,已是复苏的时节,但此时它的绿仍不同于别的树,其中透着一种黄,有一种通透感。使南方人麻木的神经,也察觉出这枝头的春色。在人们欣喜之余,它的绿一直在加重自己的色泽,直到盛夏的墨绿,你几乎不能不承认,这种绿仿若是墨汁晕染出来的,随着伸展的枝干,这些墨汁就要洒向天空,滴落大地。
绿到了极致,也就走到了抛物线的最高点。几场秋雨过后,你开始在几个叶片中看到了星星点点的黄,慢慢地,你从远处感觉到整棵树的绿在减弱,直到,你开始分出了黄色的部分大约占了十分之一,四分之一,二分之一,最后是百分百——一棵黄橙橙的树,在微凉的秋雨中,被一阵秋风吹拂,我曾在课间十分钟内数过,它掉落的黄叶,那一只只金蝶舒缓而从容地飞舞着,最终覆盖了雨水打湿的冰凉的大地。
漫天飞舞的金蝶越来越多,站在风里,被一种动感的黄色包围,又陶醉在另一种极致里。直到它一天一天褪尽了那一身黄金甲,又把一个一个完整的空枝,留给冬季。
一个生命的轮回很好地演绎了一个鲜明的四季。
它让我在麻木中感到一种美,这种美来源于——反差。
“反差”在百度上的解释:泛指人或事物的相反性状对比之下显出的差异。
也就是,反差是在对比下完成的。有对比,就有衬托,被衬托的对象其特征就会更加鲜明而突出。反差,说白了就是一种鲜明的存在。
我其实有过一段在反差中生活的经历,但我没有那棵树那么自如而优雅。
很多年后,我才意识到了这段经历对于我的意义。
一反差.负
那个时候,因为我父亲工作的调动,我们举家从一个乡镇搬迁到了县城里生活。一位亲戚把我介绍到县城里一所专门招收城镇子弟的学校就读,班里的同学中,有镇长的儿子、人大主任的孙子唯独我,是一个刚刚从农村世界里到来的一无所附的丫头。我不自觉地进入这个世界时,我是毫无准备的。十二岁的年龄,在习惯了的环境里,我还未被明显尖锐的外力刺伤过。我的意识还是迟钝而平顺的。也就是,我和周围环境是同一个色调。可是这座新学校,一下子把我推进了另一种色调,无形中我的发型、衣着、口音,成就了他们眼中的另一种色调,这种色调在他们看来跟泥土、乡村混合着,与时尚是背道而驰的,也就是与他们身上的城市气息是不融合的。我成了一种反差。对付这种反差,恶作剧与嘲笑是他们习以为常的方式。他们模拟我“乡巴佬”似的发音,用他们看不起的农村方言对我讥笑。在全班的笑声里,我曾经一度对自己故土的方言产生过一种厌恶而羞耻的情绪,我觉得那样的语言和语音,实在太土了。
是的,全班同学不屑与我靠近,这有损于他们城镇的一种贵族品质。
做早操的时候,他们会在踢腿运动的时候,趁机踢我的屁股;上体育课的时候,他们会在跑步时,经过我的身边把我的白球鞋踩脏;课间,他们用笔在我的衣服上作画,或者跑过来用手在我头顶使劲儿拨弄,以至于搞乱我那令他们看不顺眼的头发。当然,动手的也就是几个人,更多的人他们只是付诸于笑声,或者当做没有看见,末了,也有人觉得还意犹未尽,就用了我的“乡巴佬”式的发音来“安抚”我:“妹子,别哭了!”最后的结果是,刚刚停止的笑声又轰然响起
我不知道,我那年是怎么度过的,也许我的成绩还算不错,老师和父母并未同意我转学去别的学校。
这其间,另类让我学会了去观察,我想找出我和他们的不同点。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对比了城市的衣着和农村的衣着它们在色调、款式、风格上的不同,仔细琢磨了城镇语音和乡村语音的差异。那个班里,确实有几个是出了名儿的美人胚子,哪怕刚处于豆蔻的年华,很多衣服在他们身上穿出来,已经非常娇艳,加之满脸的自信,盛气的谈吐,很是光彩照人。不得不承认,我这样的人处在她们的中间,真的是名副其实的“丑小鸭”。对“美”的概念和潮流的标杆,我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朦朦胧胧的认识。
一年之后,我还是离开了那所学校。离开之时,我也有过那样的幻想,我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出生在这里,我为什么是从农村来的,我为什么没有这些漂亮的衣服,为什么没有那么优雅的口音?我至今没有跟父母说过,当时的感觉,我其实曾经为自己的出身而感到过深深的自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