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合作交流
目录
TOC \o 1-3 \h \z \u 国际合作科研平台 2
卫生法学国际研究院 2
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研究联合实验室 2
骨与软组织生物活性材料的研发国际合作平台简介: 2
新药筛选国际联合实验室 3
标记生物成像医学研究中心 3
老年医学联合实验室 3
香港CCBR——南方医院药物临床研究合作中心 3
国际合作项目 4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4
国家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项目 4
美国NIH R01课题 5
广东省引进科研创新团队 5
承办学术会议 6
第12届国际原生动物学大会 6
国际创伤骨科高峰论坛简介 6
蛋白质组学会议 6
第十一届国际转基因技术协会世界大会 7
地中海贫血暨出生缺陷预防国际研讨会 7
第四届叙事学国际会议暨第六届全国叙事学研讨会 7
2014病毒进入抑制剂国际学术研讨会 8
科研合作 8
军事医学科学院签约 8
与广西地贫防治领导小组签约 8
中国医学产业影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 8
国际合作科研平台
卫生法学国际研究院
2010年10月中国首家卫生法学国际研究院落户南方医科大学,该研究院由南方医科大学与国家级学术性社团组织中国卫生法学会联合创建,开创了国家级学术社团组织与高等院校联合办学的先河。
人类疾病斑马鱼模型研究联合实验室
2008年成立的南方医科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斑马鱼模式生物中心,2010年成为广东省斑马鱼疾病模型与药物筛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现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斑马鱼研究、服务基地和公共技术平台。
骨与软组织生物活性材料的研发国际合作平台简介:
该国际合作平台由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基础医学院细胞生物学教研室(白晓春教授)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生物工程系(杨健,终身教授)合作建立,共同研究与开发基于柠檬酸的用于骨与软组织修复的生物活性材料。
杨健教授
新药筛选国际联合实验室
2009年,学校与香港浸会大学、美国纽约血液中心、澳门科技大学紧密合作,组建了广东省新药筛选国际联合实验室,建立了一批基于分子和细胞水平的新药筛选模型,为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良好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标记生物成像医学研究中心
2012年,学校与新加坡科技研究局共同发起成立“标记生物成像医学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引进并采用新型非线性光学技术进行器官纤维化结构学医学转化的单位。
老年医学联合实验室
2011年,学校与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组建老年医学联合实验室。针对老年性神经、骨关节等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和救治技术开展研究,合作领域包括医学生物材料制作,人工皮肤构建以及神经再生等。
香港CCBR——南方医院药物临床研究合作中心
2011年,“香港CCBR(临床与基础研究中心)——南方医院药物临床研究合作中心”揭牌。该合作中心是首个由丹麦、中国大陆和香港三方合作共建的科研体系,将通过导入国际药物临床实验项目,打造一流的临床研究中心。
国际合作项目
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
肠炎相关肿瘤发病免疫学机制的合作研究(2014)
负责人:南方医院 姜泊教授
项目与美国西奈山医学院开展合作,构建模拟临床疾病的转基因动物平台,阐明非可控性炎症向肿瘤转化的免疫学机制及关键节点,并用治疗性通透肽验证缓解肠炎的效果,为相关产业开发提供基础。
美国西奈山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主任Sergio. A. Lira教授受邀在南方医科大学讲学
国家基金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项目
斑马鱼造血缺陷突变体的基因克隆、细胞功能及调控机制研究(2012年)
负责人:基础医学院 张文清教授、温子龙教授
大规模ENU诱变斑马鱼造血发育缺陷突变体的正向遗传筛选获得66 种突变体,为研究早期造血和血管发育提供了模型,为脊椎动物造血调控网络提供更新更系统的见解。
张文清和温子龙教授
新型毒品依赖形成过程中CNS和非神经系统相关性miRNAs的表达特征及中药干预的新机制(2012年)
负责人:中医药学院 莫志贤教授、翁建霖教授
项目对新型毒品依赖导致的中枢及外周组织的miRNA表达谱的特征进行分析和验证,观察中药对新型毒品相关miRNA表达的影响, 寻找中药作用的新靶点。
翁建霖教授
Erbin对焦虑和忧郁样行为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研究(2013年)
负责人:基础医学院 梅林教授
项目研究Erbin调节焦虑和忧郁样行为的主要脑区和神经元类型及其机制,揭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共同病理机制,并为其治疗提供新靶点。
梅林教授
美国NIH R01课题
Impacts of Urbanization on Vector Biology and Transmission of Dengue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