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北医药物毒理学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北医药物毒理学讲义.ppt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二)靶分子属性 ·靶分子通常是 也可以是 一般不是 大分子:核酸和蛋白质 小分子:膜脂质 高能化合物:ATP和辅酶A ·靶分子是: 酶:甲硫咪唑与甲状腺过氧化物酶。 受体:吗啡与阿片受体。 离子通道:河豚毒素与钠离子通道。 DNA: 黄曲霉素与DNA。 (三)靶分子的毒物效应 1、靶分子功能障碍 吗啡:阿片受体 激活; 佛波酯:蛋白激酶C 激活; 阿托品:胆碱能M受体 阻断; 筒剑毒:胆碱能N受体 阻断; 士的宁:甘氨酸受体 阻断; 河豚毒素:钠离子通道 阻断; 长春碱:微管蛋白 防碍聚合; 松胞菌素:肌动蛋白 解聚; 2、靶分子结构破坏: ? 与DNA分子形成加成物 黄曲霉素与DNA:造成复制时核苷酸错配。 阿霉素与DNA:嵌入DNA双螺旋结构。 ? 通过交叉联结等使靶分子结构破坏:氮芥 3、新抗原形成 ? 氟烷:肝炎样综合征; ? 药物蛋白加成物:药源性狼疮、药源性粒细胞缺乏; 三、细胞功能失调导致的毒性 细胞 调节 细胞 维持 基因表达失调 细胞活动失调 内部维持失调 外部维持失调 靶分子 的作用 不适当的: ? 细胞分裂→肿瘤形成,致癌 ? 凋亡→组织退化,致畸 如,不适当的神经肌肉活动: ? 震颤、惊厥、痉挛、心律失常 损伤: ? ATP合成、钙调节、 蛋白合成、微观功能、膜功能 集成系统功能损伤 如:止血→出血 毒性发展第三步:细胞的调节或维持功能改变 (一)毒物源性细胞调节紊乱 1、基因表达失调: (1)转录失调: 转录: DNA→mRNA 转录因子 外源药物/毒物 配基活化 在极量或发育的关键时期引起配基活化转录因子介导的毒性。 P15 表1-1 (2)信号转导失调: 干扰细胞内信号传导系统 例:药物毒性作用引起的凋亡: 烷化剂引起胸腺细胞凋亡 肝毒物引起肝细胞凋亡 (3)信号产生失调: 垂体:促甲状腺激素 TSH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 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负反馈 负反馈 氨基连三唑、 乙烯硫脲、 苯巴比妥 降低 刺激 刺激 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瘤 刺激 负反馈 负反馈 2、细胞活动失调: 药物在中毒剂量时,能通过干扰信号传导的任何步骤影响细胞活动。 (1)电兴奋细胞活动失调: 神经细胞、骨骼肌、心肌、平滑肌 ? 酰肼:降低GABA合成→引起惊厥; ? 利血平: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 多巴胺递质耗竭; ? 有机磷:乙酰胆碱酶抑制→乙酰胆碱堆积→激活胆碱受体; ①神经递质水平改变 ? 可卡因和三环类抗抑郁药的外周毒性 严重的粘膜溃疡和心肌梗死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摄取 血管a受体过度兴奋 ? 苯丙胺的毒性反应: 心肌梗死 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摄取、 增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血管a受体过度兴奋 ?三环类抗抑郁药的药物合用 高压危象 合用: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增强去甲肾上腺素释放药物 血管a受体过度兴奋 ②药物-神经递质受体相互作用 GABA受体 激动 巴比妥类 镇静、麻醉、中枢抑制 ③药物-信号传导相互作用 电压门控Na通道 利多卡因/普鲁卡因 局部麻醉 抑制 心动过缓 ④药物-信号终端相互作用 钠-钾ATP酶 洋地黄 细胞内钠离子 钠-钙共转运体介导 细胞内钙离子 (2)非电兴奋细胞活动失调: 腺体细胞 外分泌细胞: ? 有机磷农药中毒→M受体→流泪、 多汗、支气管分泌增加。 ? 阿托品:阻断上述症状,出现相反作用,如高温。 内分泌细胞:b胰岛细胞 磺酰脲类 b胰岛细胞膜钾离子通道 二氮嗪 抑制 激活 细胞膜去极化/超极化 钙离子通道激活/激活受阻 胰岛素分泌/低血糖 胰岛素分泌减少 + — 由磺胺类药物的低血糖副作用研发 ? 药物的副作用;? 胰岛素瘤的治疗 (二)细胞维持的毒性表现 1、细胞内维持改变- 毒性细胞死亡机制 (1)ATP合成改变 (2)细胞内钙持续上升 钙超载是许多组织器官的病变基础,如心肌细胞钙超载是调亡的前提。 氟乙酸盐: 氰化物: 2、细胞外维持改变 药物可以干预提供其他细胞、组织和整个器官支持的细胞。 例如:肝毒性药对肝脏本身和机体的损害作用。 四、修复或错误修复 ? 分子层面: 蛋白、脂质、DNA ? 细胞组织层面: 调亡和增生 毒性发展的第四步:不适当的修复 (一)、分子修复 ? 蛋白修复:蛋白二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