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十六.ppt

课件: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十六.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十六.ppt

黄土汤用药 灶心土(伏龙肝)可用赤石脂代——陈修园; 合附子、白术温阳健脾摄血,以恢复脾之统血之功;甘草、阿胶养血止血;反佐一味黄芩,以防温燥太过,使其成为有制之师。 血 证 (二)近血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原文第16条) 讨论: 1.近血:系指下血,先血后便。 2.病机:湿热蕴于大肠,迫血妄行 3.临床表现:下血,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肛门灼热,伴有口苦,舌质红,苔黄腻,小便黄热,脉沉数等湿热症状,大便结。 4.方义:赤小豆疏利郁结,散恶血,除湿热,通行血气;当归行血活血引血归经,和肝以举血中下陷之气。 血 证 三、血证的预后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原文第6条)——阴虚阳浮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原文第2条) 病人面无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原文第5条)——亡血预后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原文第7条)——损伤肺胃 血 证 吐血预后不良者有三 ①吐血而见呼吸急促,咳嗽气喘,不得平卧,是气逆于上,预后不好。 ②如患者发热预后不良,反之预后较好。 ③脉见浮大弦数或数急,预后不良,脉缓和虚弱者预后较好。 其预后不良的症状,皆因阳气浮越躁动,不但血病而且气病,故预后不良。 唐容川谓:近血证之生死者,全在观气之平否、阳虚气弱者易治,惟阴虚气不附者难治。 血 证 目睛晕黄 目睛晕黄: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他觉证,指望诊时医生看到病人目睛昏黄;一种是自觉证,是指病人吐衄时自觉视物有晕黄色。 根据已故名医李斯炽经验,他对衄血的预后诊断,认为目睛晕黄系指眼部见晕黄色,为肝经郁热上冲所致。 两说均来自实践,可从。 血 证 亡血预后 如脉见沉弦,乃阳气郁陷于内而气滞血瘀,瘀积生热,上刑肺金,气不肃降,故上逆而为衄; 如脉具浮弱而按之绝者,乃阳气升浮而不降,为里气虚弱,阳气阴血失其交纽之带,故男子下血,女子崩中; 如证见烦咳者,乃肺气不能清降,瘀热逆冲不已,必致唾血。 血 证 四、血证禁忌 衄家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原文第4条)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即寒慄而振。(原文第9条) 血 证 夺血者无汗 失血患者常见发热,故可能误汗(有实践意义) 瘀血主要内容 瘀 血 瘀血是祖国医学中特有的病证之一,“瘀血”同时也说明了它的病因病理。 其治疗原则是活血化瘀,目前此法广泛地运用于临床各科: 如冠心、风心、脑血管意外、精神病、慢性肝炎、肝硬化 痛 证(顽固性头痛、腹痛、脑震荡后遗症、胁痛、胃痛等) 急腹症(阑尾炎、阑尾脓肿、阑尾性腹膜炎)宫外孕 脉管炎、皮肤病、硬皮病及一些中西医都感棘手的病证。 本篇指出了瘀血的辨证要点及其治疗原则(具体方剂散见于《疟病篇》《虚劳篇》《妇人三篇》等),奠定了瘀血学说的基础。 1、血液流行不畅,停滞在某个部位。 (还在血管中) (临床多见) 瘀血 2、离经之血谓之瘀血。 《血证论》   3、谓污血为瘀血。 《证治准绳》 瘀血主要内容 瘀血无热的脉证 瘀血有热的脉证 瘀 血 瘀血无热的脉证 病人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嚥,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原文第10条) 讨论:结合李今庸的解释 瘀 血 瘀血无热的脉证 【讨论】 ①胸满 瘀血的症状之一,乃因瘀血壅滞、气机痞塞,血病碍气也。“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是其重证。 ②唇痿舌青 唇痿是指口唇干皱枯萎,其色紫暗或晦暗,或唇色深浅不匀;舌青是指舌上或两旁有紫斑,或全舌青紫,为瘀血特征之一。 ③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 瘀阻津不布,故口燥;但病由瘀血,并非津亏,故只想用水漱漱口而不愿咽下。 ④无寒热,脉微大来迟 无寒热是无恶寒发热,说明不是外感;脉微大来迟是云脉象虽大,但脉势不足,往来涩滞,是涩脉的具体描述,微大来迟可作涩脉理解,涩脉在瘀血的辨证上有重要价值。 ⑤腹不满,其人言我满 医生检查时(他觉)并不见腹部胀满,但病人感觉(自觉)腹满,血属阴,积于膈下阴经之隧道,则只闭塞于内而无壅胀显于外,故外见其腹不满,然病者则因闭塞而自觉其满,从而知其为内有瘀血。 (日本很重视腹诊) 瘀血无热的脉证 瘀血有热的脉证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原文第11条) 讨论: 1.本条里的“阴伏”,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指邪热不在气分,而伏于血分,是瘀血郁热所致;另一种认为阴伏,系指阴血瘀结而伏于内。 前种解释如讲义,承认有热象:后种解释认为无热象,主张渴改为口不渴,个人认为,应以前者为是。 瘀 血 瘀血有热的脉证 2.症状解释 病者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