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教案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 新闻常识的掌握。2、 文章内容的理解。3、 文章语言特点的体会。4、 新闻写作的学习。
预习要求:1、 通读全文,划出不会的字词,借助工具书解决。2、针对练习一、二的第一句话(即“阅读新闻,要注意它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阅读新闻,还要注意它的结构的五个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教学过程1、 导入 1) 请同学们看“单元提示”,回答本单元作品的题材。2) 同学们能说出一二个古今中外的著名战例吗?3)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毛主席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期间写的两篇新闻。2、 写作背景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防御 → 战略进攻 → 战略决战(三大战役) → 国共和谈 → 渡江作战
3、 检查预习: 1) 本文字词的检查重点掌握的字词: 鄂 豫 绥靖 阻遏 锐不可当2) 练习一、二中新闻常识的了解————新闻的六要素和五结构。【背诵】新闻常识的补充: 1)新闻,又称消息,它用事实说话,及时报道最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常分为( )、( )、( )、( )四类。动态新闻是报纸、广播最常用的一种。
2) 新闻结构五部分中的主要部分,( )、( )、( )是主要部分,必不可少;背景、结语是辅助部分。
3) 新闻的标题包括引题、正题、副题。正标题必不可少。4) 正文导语前的话是电头。(接着拿当日的报纸为例,让学生具体认识标题的种类和电头。)5、 第一则新闻的教学: 1) 请同学们找出这则新闻中六要素和标题、导语、主体的内容。
找出本文新闻六要素:
人物:
时间:
地点: 事件发生的原因:
事件的经过与结果:中路军 西路军 东路军结构的主要部分:
标题(正题):
导语:
主体:
深入研讨: (方法:同组讨论,合作发言——即同组成员之间发言时可以互相补充、纠正,以尽量发挥群体的力量。)A、 为什么本新闻要按中、西、东路军的顺序叙述?(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接着中路军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B、就中路军的报道,找出它的新闻六要素。C、本则新闻的遣词造句举例:比较下边每组中的两个句子,说说哪一句好,并说说理由。(1)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三十万人。(2)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提示:注意从斜体词语含义的差异上体会它们不同的表达效果。)((2)句好。“突破”表明有敌军防守,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用“越过”表现不出经过战斗。“渡至”比“到达”含义丰富,有横渡与到达两层意思,且文字简洁有力。“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时间明确,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利之意;用“共”字不能表达这些意思。)(1)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2)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提示:注意比较语句的感情色彩。)((2)句好。“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有嘲讽意味,嘲讽汤恩伯过高估计东面防线的巩固性,过低估计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倘说“结果就在二十一日那天”,毫无感情色彩,且与上一句“二十一日”重复。)D、根据刚才的学习,请同学们总结一下新闻的特点和写法。(特点:立场、观点鲜明,内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语言简明准确。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6、堂上学写新闻: (1) 标题要概括中心意思。(2) 导语要较详细概括中心意思。(3) 六要素和电头要完整。 2) 题材与要求3) 自己写为主,组员间可以互相咨询、提醒,教师巡视、指导。4) 写完后每组的新闻先组内交流,然后推选一篇在班上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本次写作的总体优缺点,特别指出不足的地方。7、 本节课总结: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腾讯文化讯 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为:他唤醒了对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的记忆和揭露了对人类生活的占领。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是当今仍活跃于法国文坛并深受读者喜爱的著名作家之一。他1945年7月30日出生于巴黎西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