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罗 田 县 实 验 中 学 罗 田 县 实 验 中 学
Luo tian xian shi yan zhong xue 快乐 合作 高效 Luo tian xian shi yan zhong xue 快乐 合作 高效
九年级(上)语文教案系列 编号:23 班级:九(10) 姓名:
课题:隆中对 ( 第2 课时)
主备:王元英 审核:九年级语文组
转变观念,积极
转变观念,积极创新,务求真实,张扬个性,注重实践,培养能力,力求高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诸葛亮等人物特征。
过程与方法:1、结合当时的天下形势,理解诸葛亮提出的政治蓝图、计谋及策略。
2、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中心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诸葛亮这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重点难点]
1、掌握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刻画人物的方法。
2、学习本文详略精当的选材
[教学过程]
趣味导入:(复习导入)
1、点三名学生合作朗读“隆中对”部分。
2、翻译几个重要句子。
自主交流:
整体感知,理清本文思路
对前(1—2)诸葛亮的远大抱负。(1段)
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2段)
对中(3—5)刘备问计,诸葛亮对策。
对后(6)刘备赞语,说明诸葛亮对于他的重要。
感悟探究:
(一)重点研读第4自然段
1、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天下形势的?(要有原文根据)
(一论曹操,二论孙权、三论荆州益州、四论刘备)
2、提出了什么样的战略方针?
(内政和外交方面应遵循的方针是:“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3、提出这一战略方针的根据是什么?
(诸葛亮先论述了占据荆州的必要性,“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再论述占据荆州的可能性,“其主不能守”。又论述了占据益州的必要性,“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最后论述占据益州的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4、设计了怎样的政治蓝图?
(诸葛亮替刘备设计的政治蓝图是“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二)分析人物形象
1、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课文描写的主要人物是诸葛亮,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写诸葛亮,从中可看出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刘备是个怎样的人?
3、作为历史人物传记,本文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第一,选材精当,详略分明。历史人物传记,叙事既要重点突出,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宜多说,这就要求选材得当、语言精炼。
第二,语言高度精练。传记叙事既要突出重点,又要保持事件的完整性,有些事情不可不说,但又不宜多说,这就要求语言高度精练。例如刘备访诸葛亮源于徐庶的推荐,这就需要说明徐庶为什么推荐诸葛亮、刘备为什么接受徐庶的推荐,为什么亲自去邀请等等。
拓展运用:
1、同样是三顾茅庐,读了《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对比本文“凡三往,乃见”的简短记述,为什么小说和史传的叙事会有如此大的差异,作者这样创作的意图是什么?
2、积累与诸葛亮有关的成语、诗词等。
[课后反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