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柳先生传》教案设计一
教学目标:
1、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积累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重点词语。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串讲课文,弄懂大意 2、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重点词语。 教学难点:1、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 2、翻译“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教学步骤:????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他生活的东晋末年社会黑暗,风气污浊,许多人不择手段,追名逐利,社会上充斥着虚伪与欺诈。陶渊明做过几任小官,因对统治阶级不满,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辞去官职,躬耕僻野,过着简朴的生活。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与志趣。作者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二、熟读课文,注意下列字的读音 嗜shi????辄zhe????吝lin????褐he?????箪dan????汲ji?????俦chou???觞shang 三、串讲课文,疏通大意 四、背诵课文 五、布置作业1、完成p131?练习三
教学目标: 1、检查背诵 2、体会本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3、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点: 1、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2、学习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1、理解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 2、“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教学步骤: 一、检查背诵 二、分析课文,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句话讲了什么? ——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不知何许人”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随便起了一个字号,与当时讲究门第的世风背道而驰,表现了他卓尔不群、不随世俗的品性。???? 2、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志趣:一是读书,“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的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二是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三是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生活:“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通过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3、怎样理解“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句话? ——这是一种读书方法,即读书不死抠字句,而要求真谛。也说明陶渊明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不求名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4、怎样理解“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的含义? ——不仅写出陶渊明安于贫困,而且含蓄地说明作者以古贤颜回自况,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可谓含而不露,有弦外之音,非常含蓄。????? 5、“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对“不慕荣利”的看法,学生可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可。???? 6、“赞”语与前文有什么联系? ——文后的“赞语”是作者仿照史学笔法加的品论性的文字。赞语的实质是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突出了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传赞一体,互为补充,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三、总结全文 1、归纳中心 本文借五柳先生给自己写自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2、写作特点 ①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②多用否定句。 思考:找出文中否定句,想想有什么作用?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不慕荣利”,“不求甚解”,“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正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③体会课文个性鲜明的写人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七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5【基于精准重心法的S家电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和路线规划问题实证研究14000字】.docx
- 基于精确重心法的农产品冷藏仓库选址研究一以米易为例.docx
- (二模)2025届大湾区高三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半导体封装测试环评报告.pdf
- 双叉臂式悬架设计.docx
-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护理.pptx
- IEEE C57.149-2012国外国际标准.pdf
- (二模)2025届大湾区高三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二)思想政治试卷(含答案).docx
- 先进半导体芯片封装测试项目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