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件:推拿康复疗法.ppt
摇动法 (5)适应症:治疗运动功能障碍,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 松动法 松动法是松动关节和软组织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术者必须熟悉全身关节和关节周围的肌腱、韧带等组织的解剖及其活动关系。可对颈、腰、手、肩等各部位作松动法。如松颈时,患者取坐位,使肌肉放松后,将头向一侧转动一点,并向一侧侧屈,然后轻轻一扳,有颈部松动一下的感觉即可。同样可作另一侧的松动。松颈也可仰卧位下进行。又如松腰时取坐位,使患者向前弯腰,并转向一侧,然后轻轻一扳,有腰部松一下的感觉即可。又如手指松动方法较易,使需要体验动的手指先牵拉一下,然后屈曲,有“卡搭”一声的松动感觉即可。其他关节部位的松动方法相似,可参考上法。松动法适用于关节强硬的病症和椎间盘病变。 伸屈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作伸屈活动的手法,属被动性运动手法。伸法操作前必须仔细检查患者肢体关节活动幅度,然后用缓慢、均衡、持续的力量徐徐加大其可伸展的幅度,并在此幅度范围连续地弹动。当伸展到最大可能的幅度后保持1~2分钟,然后放松,休息片刻再重复一次。做伸法切忌突然发力,也不能用蛮劲。操作时需使着力点有效地达到受限的关节。此法常用在肩、肘、髋等关节。屈法的操作要领同伸法一样。常用在髋、膝、踝。 伸屈法 引抻法 (1)定义引抻法是对脊柱和关节部位用巧劲突然牵抻的手法,为特殊的被动活动手法。 (2)操作要领: ①引抻上肢:患者坐位,术者靠患侧相对而立。双手捏住患侧的五指,掌心对患者的脸。提起患肢,做旋转上肢的活动,转数遍后,当患肢肌肉已经很放松时,将患肢由下而上突然用力提抻一下,可重复操作2~3次。 ②引抻下肢:患者仰卧,术者弓步立于患侧,前臂托住患侧小腿,另手扶膝部,先将患肢屈曲,使大腿尽量贴近腹部。然后发力,用巧劲将患肢向外上方牵拉。可重复数次,每次牵拉,可逐渐增加患肢离床面的高度。 ③引抻腰:引抻腰的方法要根据病情而定。主要是使腰向后引抻,也可根据病情需要使腰向前屈曲引抻。 (3)作用:引抻法主要对脊柱的椎间盘组织病变或关节位置不正有较好的作用。如选择合适的病情,施用得法,可有明显疗效。 踩踏法 (1)定义:踩踏法是一种古法,用脚在身体某部或穴位上推拿的方法。操作时用全足、足弓、足跟三处。 (2)分类:踩踏、踩搓、踩研 (3)操作要领: ①踩踏:患者俯卧,在胸和大腿处垫枕,使腰部凌空,术者单脚踩于骶部,踩踏时弹动性地一起一伏,使腰部像挑扁担样地弹动起伏。如此踩10~15次左右,踩踏须由轻而重。对某些腰部病变和椎间盘病变有疗效。 ②踩搓:患者俯卧,术者一手攀横杠,一脚踩于背、腰、大小腿处,用足弓着力做横向的搓动,每处可搓数十次。对肌肉、筋膜的病变有效。 ③踩研:患者仰卧,术者手攀横杠,用一脚的足跟踩于下腹或穴位上,做旋转研磨样动作。踩研的力量由浅入深。可治腹部的某些慢性病。 其他的推拿手法 其他推拿手法尚有很多,如捻法、扯法、抹法等,都较容易掌握。捻法是用拇、食二指相对捏住皮肤捻动。是一种民间土法,用于小儿背部和腹部皮肤,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扯法是用拇、食二指拿住皮肤,向一侧拉开,然后突然放脱,可有“嗒嗒”声,一处可扯十余次,扯到皮肤发红为度。也属于民间土法,可治疗中暑、消化不良等症。抹法是用拇指的指面按住一处或穴位上,按紧后向二侧分开,反复数次。常用在抹前额,治头痛、视力疲劳等症。 谢 谢!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 缠 法 (1)定义:是用拇指尖在穴位上做螺旋性动作。 (2)动作要领: ①如旋螺丝钉一样,越旋越深,使穴位上有较强的酸胀反应为度; ②力量由轻而重,逐渐深入(根据患者体质和各个穴位的敏感程度而定),然后由重而轻由深而浅; ③时间:每个穴位约一分钟左右; ④缠法的动力在腕,锻炼时使腕做旋转样活动,要求动作训练而有耐力。 (3)应用:主要用于穴位推拿。例如胃肠功能紊乱的疾患,可在背部二侧的穴位上做缠法推拿。 滚 法 (1)定义:用食、中、环指、小指的第一指间关节的突起部着力于患者体表的一定部位上,运用腕关节的前后屈伸往返摆动使拳在体表的一定部位上往返滚动的一种手法。 (2)动作要领: ①术者姿势放松:沉肩、垂肘、松腕、舒指; ②滚动的手吸附推拿部位,不能有跳动或擦动; ③腕关节屈伸幅度应达到120°,即前滚至极限时屈腕约80°,回滚至极限时伸腕约40°; ④前滚和回滚时着力轻重之比为3比1,即“滚三回一”; ⑤紧滚慢移,频率约100次/分; ⑥动作柔和,不可用暴力,以免产生撞击感。 滚 法 (3)作用:舒筋活络、滑利关节、缓解肌肉痉挛,祛瘀行滞止痛。 (4)适应症:项背痛、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