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专题赏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5 初三古代诗词曲专项复习导学案 备课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五师89团中学初三语文组 喻春华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说明》中对诗词曲考查的要求; 2、通过攻关近三年的中考真题,把握答题方法。 3、通过实战练习,运用答题方法。 二、考试目标(出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2017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说明》) 1、优秀诗文的记诵限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见附录)和教材要求背诵的篇目; 2、古代诗词的考查重在积累、感悟,理解诗词大意。 3、古代诗文的阅读材料以课内为主,兼顾课外。 三、学习重点难点 1、积累重点诗词篇章(重点); 2、学习答题方法(难点)。 四、学法指导 1、诗意理解。指对诗中词语、句子意思的正确理解,这是我们欣赏诗歌的基础。诗意理解,须树立全局观念,要在整体把握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完成题目。 2、意境分析(主旨把握)。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相融合而创作出的让人产生联想与想象的艺术境界。它包括景(境)和情(意)两个方面。提问方式一般是: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或这首诗描绘了一副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题的技巧一般是:⑴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⑵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 3、名句赏析。赏析名句,主要着眼于诗句蕴涵的丰富内容,有时也可以分析其语言技巧。 4、技巧分析。这种题型用来考察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常见的提问方式是: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诗人是怎样抒发情感的?答题的技巧一般是:⑴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⑵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⑶分析该手法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5、品味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诗词中经过锤炼的字的妙处。常见的提问方式:某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须放在原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以及表现手法等来分析。 五、资料链接 2017年语文《考试说明》诗词曲 篇 章 备 注 七上 精读15《观沧海》 精读15《次北固山下》 精读15《钱塘湖春行》 精读15《天净沙·秋思》 课外《闻王昌龄左迁……》 课外《夜雨寄北》 课外《泊秦淮》 课外《浣溪沙》 七下 精读10《木兰诗》 八上 精读25《望岳》 精读25《春望》 精读30《使至塞上》 精读30《登岳阳楼》 课外《登黄鹤楼》 八下 精读25《酬乐天……》 精读25《赤壁》 精读25《过零丁洋》 精读2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精读25《山坡羊·潼关怀古》 精读30《行路难》 精读30《茅屋……》 精读30《白雪歌……》 精读30《己亥杂诗》 课外《送杜少府……》 课外《登幽州台歌》 课外《无题》 课外《相见欢》 课外《登飞来峰》 九上 精读24《望江南》(梳洗罢) 精读24《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 精读24《江城子·密州出猎》 精读2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精读24《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九下 精读24《关雎》 精读24《蒹葭》 课外《雁门太守行》 超纲 《十五从军征》 六、学习过程 环节一 走进真题 示例一:2014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古诗词阅读)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0.“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争”“啄”两个动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答:描绘了一幅早莺争暖、新燕啄泥的画面。(意思接近即可) 1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答:抒发了诗人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之情。(意思接近即可) 总结:⑴第10题、11题分别考查了什么知识点?答题的步骤(方法)是怎样的?⑵你的答题思路与参考答案有哪些偏差? 示例二:201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产建设兵团中考真题(古诗词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0.对于这种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C )(2分) A.该词在叙事上有点有面,把纷繁场面叙写得层次分明,又能有力地突出主题。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鬓微霜”,但仍英武有力,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