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篇一:高一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等比数列教案
高一数学刘芳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
等比数列的概念,推导并掌握通项公式. 能力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类比、归纳思想,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实事求是的精神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的猜想过程、理解. 难点: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等差数列的定义,数学表达式,通项公式. (二)创设情境
情景引入生活中实际的例子.
1, 细胞分裂问题,可以记作数列:1,2,4,8,?. ① 2, 取木棒问题可以记作数列: 1,
111
,,,?. ② 248
3, 计算机病毒感染可以记作数列 : 1,20,202,203,204?
观察三组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2项起, 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常数.(三)讲解新课 一、等比数列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之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
数列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这个数列的公比,用q表示,
?
2*
2、等比中项法:an?an?1?an?1a1b1?168,?
????1 2
q?.aq,
3.递推公式:an?1∶an?q101
210?1?1. 512
1
8n?112?1???1?????2?n?1??1?。
1 2
点评: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仅一字之差,对比知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之“差”为常数,则为等差数列,之“比”为常数,则为等比数列,此常数称为“公差”或“公比”。
3、观察判断,分析总结:
观察以下数列,判断它是否为等比数列,若是,找出公比,若不是,说出理由,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3,9,27,??
111?1,?,?,?,?? 248
1,-2,4,-8,??
-1,-1,-1,-1,??
1,0,1,0,?? 如数列(1),(2),(3)都是等比数列,它们的公比依次是2,1+r,
思考:①公比q能为0吗?为什么?首项能为0吗?
②公比q?1是什么数列?
③q?0数列递增吗?q?0数列递减吗?
④等比数列的定义也恰好给出了等比数列的递推关系式:
这一递推式正是我们证明等比数列的重要工具。
选题分析;因为等差数列公差d可以取任意实数,所以学生对公比q往往忘却它不能取0和能取1的特殊情况,以致于在不为具体数字(即为字母运算)时不会讨论以上两种情况,故给出问题以揭示学生对公比q有防患意识,问题③是让学生明白q
要注意与等差数列的区别。 ?0时等比数列的单调性不定,而q?0时数列为摆动数列,
备选题:已知x?R则x,x2,x3,??xn,??成等比数列的从要条件是什么?
4、观察猜想,求通项:
方法1:由定义知道a2?a1q,a3?a2q?a1q2,a4?a3q?a1q3,??归纳得:等
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
(2) 通项公式:an?a1qn?1
12
,
1
48
,
1
,...;题已知a1=27,n=8,还缺少一个已知条件,由题意显然可以通过解方程求得
公比q,题设中要求q0,一方面是为了简化计算,另一方面是想提醒学生q既可以为正数,又可以为负数.
例2 某商场今年销售计算机5000台,如果平均每年的销售量比上一年的销售量增加10%,
那么从今年起,大约几年可使总销售量达到30000台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中要求q≠1;这个公式可以变形成几个等价的式子
qSn?a1q?a1q2???a1qn?1?a1qnxn?1(x?0)
篇五:高中数学等比数列教案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人教A版数学必修5第48-52页
2.4等比数列
理学院 数学0801 刘瑞平
等比数列教案
一、 课题:等比数列 二、 课型:新授课 三、 教材分析
等比数列的学习在本章中占很大的比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遇到的像存款利息等问题,都需要用有关等比数列的知识来解决。本节内容可以类比等差数列进行教学。 四、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已经有了必要的数学知识储备和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学完等差数列的基础上,也已经具有了必要的与数列相关的知识。因此,可以通过生活中的例子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然后,再类比等差通项的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