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5.《我的童年》之教学设计
执教教师:许淑化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生字词和文学常识。
2、能力目标: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情感目标: 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特点。
2、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品味本文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一课时
具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有人说童年是一首歌,欢快的音符却难以唱尽它丰富的旋律;有人说童年是一幅画,绚丽的色彩却难以描尽它多姿的回忆。冰心曾在《春水》中深情地吟诵——“童年呵,是梦中的真,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季羡林先生的童年是怎样的?
二、基础知识积累: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生字词并注音释义,查找资料,整理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
(1)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学者、翻译家、作家。他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季羡林早年留学国外,精通英、德、梵、巴利文等语言,能阅读俄、法文著作。他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著有散文集《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2)《季羡林自传》 :季羡林先生用自己的笔,讲述了他从山东临清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一步一步成长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的人生历程,记述了他九十多年来所遇到的人和事,见证了时代的变迁,展示了他个人的奋斗经历和情感世界。
2、注意以下字音和字形:
一垄lǒng 教谕yù 龙肝凤髓suǐ 蹿房越脊cuān 门楣méi 椽子chuán
3、注意以下词语解释:
肃然起敬:恭敬地产生敬仰或钦佩的感情。
万象更新: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龙肝凤髓: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
三、快速默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个小标题下的内容:
明确:①贫穷的家庭;②艰辛的父辈;③吃白面的回忆;
④童年的伙伴;⑤离乡的济南。
四、细读课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 围绕“我的童年”,作者写了哪些人,哪些事?
明确:
介绍了自己生活的社会环境;父亲与叔父艰难的生活;我每天最高的享受;偷吃死面饼子的趣事;介绍我的启蒙老师;回忆童年时的小伙伴;交代我离开故乡的原因。
2、作者的童年生活有什么特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这一特点的?
明确:作者的童年可以说是苦难的童年。作者出生的家庭极度贫穷,一年到头,只能“啃红高粱饼子就哭咸菜”,偶尔吃一回白面馒头如同吃“龙肝凤髓”一般;为吃一块白面饼子,竟被赶到水坑中。作者在6岁时便不得不离开家乡,离开父母,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无疑也是极为残酷的事情。这些都是作者童年苦难生活的表现。
3、“每天最高的享受”这一部分中,作者写道:“现在写这些事情还有什么意义呢?”结合本文内容,探究作者写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
明确:能激励我前进,鼓舞我振作;促进我养成对物质生活要求不高的良好习惯;提醒做父母的爱护子女要得法。
4、学者钟敬文这样评价季羡林的散文“浮花浪蕊岂真芳,语朴情醇是真行;我爱先生文品好,如同野老话家常”。试结合文章内容,品析季羡林散文“语朴情醇”、“野老话家常”的特点。
明确:“我父亲同另外的一个弟弟……概可想见”,虽无过多的描述,只是平平淡淡的陈述事实,读来却让人心酸。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我们走进了季羡林先生的童年,相比之下,我们的童年生活是何其幸福,让我们倍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
四、作业设置:
1、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以《我的童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
2、选用《基础训练》中本课的相关习题。
附板书设计:
我的童年 季羡林
贫穷的家庭 艰辛的父辈 凄苦的童年
我的童年: 吃白面的回忆 心酸的回忆
童年的伙伴 深远的影响
离乡到济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