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调整-经济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5 年第 10 期 土地调整 、地权稳定性与农民长期投资激励 许  庆   章  元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  200433)   内容提要 : 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受到了众多经济 学家的关注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土地调整破坏了农民土地使用权的稳定性 ,从而削弱了 农民的长期投资激励 。本文将农户的长期投资划分为两类 ,“与特定地块不相连的长期投 资”以及“与特定地块相连的长期投资”,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土地调整对农户的这两类长 期投资决策的影响是不同的。本文的主要结论有 :“减人减地”使农户的第一类长期投资 大幅度下降 ,“增人增地”对农户的第一类长期投资没有什么影响; “减人减地”和“增人增 地”对农户的农家肥使用量都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 ,我们并不能把“减人减地”导致的以及 大调整所可能导致的第一类长期投资的减少完全归咎于土地调整所导致的低效率 。 关键词 :土地调整  土地产权稳定性  长期投资激励 一 、引 言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激励 了中国农 民的生产积极性 , 很多学者 MacMilliam , Whalley and Zhu , 1989 ;Lin , 1992 ;Huang and Rozelle , 1996) 认为 , 由此引发的生产积极性的提高是 20 世纪 80 年代初农业持续高速增长的首要原因。但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 ,农业生产出现了徘 徊的局面 ,导致了人们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质疑 ,特别是最近的20 多年里 ,越来越多的人批评 这一制度 ,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虽然给予每个农民公平地拥有承包土地的权力 ,但只是给了农 民一个残缺的地权 。由于土地属于村集体所有 ,必须将全部土地在全体农民之间进行分配 ,因而土 地的“大调整”和“小调整”势所难免 ,从而导致了农民土地产权的不稳定 ,进而剥夺了农民对土地的 长期使用权 ,降低了农民对土地进行投资的积极性 ,特别是长期投资积极性 。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 运用农户调查数据进行了检验 。 ① 众多经济学家针对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产权的稳定性或安全性 与农民 的投资积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 ,大多数研究认为土地产权的不稳定对于农民的投资激励有着负面 ( ) ( ) ( ) 影响 。例如 ,Yao 1995 和 Wen 1995 认为农民对土地承包权的不确定性 uncertainty in land tenure ( ) 削弱了农民投资的积极性 ;姚洋 1998 的另一个针对浙江和江西两省的研究则表明 ,地权的不稳定 性和对土地交易权的限制对土地产出率具有负面的影响 ,其影响途径是降低要素配置效率和减少 ( ) 农户对土地的长期投入 。Li et al . 1998 针对河北省的研究表明:农户的土地承包期越长 ,越能够 ( ) (  本研究使用的调查数据来 自于 由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 ACIAR 资助的 , 澳大利亚阿德雷得大学 University of ) ( ) ( )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