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问答题
1. 试述低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答案要点] ①.失钠>失水,细胞外液减少并处于低渗状态,水分从细胞外液向细胞内转移,致使细胞外液量进一步减少,易发生低容量性休克。
②.血浆渗透压降低,无口渴感,早期ADH分泌减少,形成多尿和低比重尿,晚期血容量显著降低时,ADH释放增多,出现少尿和尿比重升高。
③.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向细胞内转移,血浆渗透压升高,组织间隙移入血管内,产生明显的失水体征。
④.经肾失钠过多的患者,尿钠含量增加(>20mmol/L),肾外原因所致者,因低血容量致肾血流量减少而激活RAAs,尿钠含量减少(<10mmol/L=。
2. 试述高容量性低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答案要点] ①.水潴留使细胞外液量增加,血液稀释。
②.细胞外液低渗,水分向细胞内转移,引起细胞内水肿
③.细胞内外液容量增大,易致颅内压升高,严重时引起脑疝。
④.细胞外液低渗,ADH释放减少,尿量增加(肾功能障碍者例外),尿比重降低。
3. 试述低容量性高钠血症对机体的影响及其机制。
[答案要点] ①.失水>失钠,细胞外液高渗,通过渗透压感受器刺激中枢,引起口渴。
②.细胞外液容量减少,渗透压升高,ADH分泌增加,因而尿量减少,尿比重增高。
③.细胞外液高渗,致使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使细胞脱水、皱缩,严重患者因颅骨与脑皮质间的血管张力加大,可导致静脉破裂而出现局部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④.由于细胞内液向细胞外液转移以及醛固酮分泌增加,有助于血容量恢复,故血液浓缩及外周循环衰竭远比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为轻。
4. 为什么等容量性低钠血症患者仍有尿钠排出增加?
[答案要点] ①.等容量性低钠血症虽名为等容,实际上其体液容量可以扩张。容量的扩张引起ANP释放,后者使GFR升高,并抑制肾小管对Na 的重吸收。
②.容量的扩张可减少近曲小管对Na 的重吸收。
③.细胞外液容量的扩张使醛固酮分泌减少,故远曲小管对Na 的重吸收减少。
5. 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为什么易发生高钾血症?
[答案要点] 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Na —K —ATP酶活性,使细胞摄钾减少。
6. 长期使用利尿剂(除安体舒通、氨苯喋啶外)的病人,为什么易发生低钾血症?
[答案要点] ①.利尿剂引起远端流速增加。
②.利尿后血容量减少引起的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
③.利尿引起的氯缺失,后者使远端肾单位的钾分泌持续增多。
7. 试述低钾血症的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及其机制.
[答案要点] ①.T波低平:T波反映心室肌的3相复极化,低K 血症时膜对K 的通透性降低,使3期复极化过程延缓,故T波低平。
②.出现u波:低钾血症时对Purkinje纤维的影响大于对心室肌的影响,使Purkinje纤维的复极化过程延长大于心室肌的复极化过程,故出现u波。
③.ST段下移:低钾血症使膜对K 的通透性降低,平台期出现Ca2 内向电流的相对增大ST段不能回到基线而呈下移斜线状。
④.QRS波增宽:低钾血症时,传导性降低使心室肌去极化过程减慢,故QRS波增宽。
8. 低钾血症和严重高钾血症均可导致骨骼肌弛缓性麻痹,其机制有何异同?
[答案要点] ①.同——均使骨骼肌兴奋性降低。
②.异——低钾血症为超极化阻滞;严重高钾血症为去极化阻滞。
9.低钾血症和轻度高钾血症均可导致心肌兴奋性升高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要点] 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通透性降低,使膜电位负值减小,膜电位与阈电位距离减小,心肌兴奋性升高。轻度高钾血症时,膜内外钾浓度差减小,静息时钾外流减少,膜电位负值变小,膜处于部分去极化状态,故心肌兴奋性升高。
10.在紧急处理高钾血症时,为什么常静注钙制剂和高张碱性含钠溶液(如5%NaHCO3)?
[答案要点] 其目的是为了对抗高K 的心肌毒性作用。
①.钙制剂:细胞外Ca2 浓度升高,使心肌细胞阈电位上移,有利于恢复心肌细胞的兴奋性;增加细胞膜内外Ca2 浓度差,进入细胞内Ca2 量增多,增强心肌收缩性。
②.高张碱性含钠溶液:增加细胞膜内外Na 浓度差,0期除极速度和幅度增加,有利于改善心肌传导性;碱性溶液注入后,促进K 转移入细胞内;此外高张溶液可起到暂时稀释作用。
11.充血性心衰病人,为什么易产生低镁血症?
[答案要点] ①.摄入不足。
②.肠粘膜淤血水肿致镁吸收不良。
③利尿剂的使用,肾排镁增加。
④继发性醛固酮分泌增多,使肠道吸收镁减少,也使远曲小管及髓袢重吸收镁减少。
12.低钾血症、高镁血症和高钙血症都有骨骼肌兴奋性降低,其电生理机制有何不同?
[答案要点] ①.低钾血症时,骨骼肌细胞膜电位负值增大,Em--Et距离增大,处于超极化状态,使骨骼肌兴奋性降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