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docx

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简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去极和复极过程分为5个时期:①0期: 去极过程,其形成机制是由于Na+快速内流所致。②复极1期:由K 为主要成分的一过性外向离子流所致。③复极2期:由Ca2+负载的内向离子流和K 携带的外向离子流所致。④复极3期:K 外向离子流进一步增强所致。⑤4期:又称静息期,此期膜的离子主动转运作用增强,排出Na+和 Ca2+,摄回K+,使膜内外离子分布恢复到静息时的状态。 2.心肌细胞有哪些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生理特性包括自律性、传导性、兴奋性和收缩性。其中自律性、传导性和兴奋性属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收缩性则属机械特性。 3.简述房-室延搁及其生理意义。 房室交界处兴奋传导速度较慢,使兴奋通过房室交界时,延搁的时间较长,称为房-室延搁。其生理意义是心房和心室不会同时兴奋,从而保证心房、心室顺序活动和心室有足够充盈血液的时间。 4.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包括哪几个时期? 心肌兴奋性周期变化包括: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和超常期。其中,有效不应期包括绝对不应期和局部反应期。 5.何谓心脏正常起搏点和潜在起搏点? 由于窦房结自律性最高,它产生的节律性冲动按一定顺序传播,引起其他部位的自律组织和心房肌、心室肌细胞兴奋,产生与窦房结一致的节律性活动,因此,窦房 结是心脏正常起搏点。其他自律组织的自律性较低,通常处于窦房结的控制之下,其本身的自律性并不表现出来,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故称为潜在起搏点 6.简述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健康成人安静时动脉血压的正常值:收缩压为12.0~18.6 kPa(90~140mmHg);舒张压为8.0~12.0 kPa(60~90mmHg);脉搏压为4.0~5.3 kPa(30~40mmHg);平均动脉压为9.3~13.7 kPa(70~102mmHg)。 7.微循环有哪几条流通路及各通路的作用如何? 微循环的通路有:①直捷通路,其作用是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经静脉回流心脏。②迂回通路,是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③动-静脉短路,对体温调节有一定作用。 8.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与哪些因素有关? .组织液生成的有效滤过压是指滤过力量与回流力量之差。它与毛细血管血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和组织液静水压有关。 9.何谓中心静脉压?正常值是多少?它的高低取决于哪些因素? .中心静脉压是指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内的压力。正常值为0.39~1.18 kPa(4~12cmH2O)。其高低取决于①心脏射血能力;②静脉回流速度 10.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有①循环系统平均充盈压;②心肌收缩力量;③体位改变;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⑤呼吸运动 11.心肌收缩有哪些特点? ①同步收缩(全或无式收缩);②不发生强直收缩;③对细胞外液Ca2+的依赖性。 12.一个心动周期有几个心音?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是怎样产生的? 一个心动周期中有第一心音、第二心音、第三心音和第四心音。第一心音发生于心缩初期,标志心室收缩开始,是由于心室肌收缩,房室瓣突然关闭及随后射血入动 脉等引起的振动而形成。第二心音发生于心舒期开始,由于动脉瓣迅速关闭,血流冲击大动脉根部及心室内壁振动而形成。 13.简述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当机体血中O2分压降低,CO2分压增高和H+浓度升高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放冲动增多,以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到延髓,兴奋交感缩血管中枢,经缩血管神经使阻力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致使血压升高,此反射只能使血压升高,故称加压反射。 14.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局部体液因素有哪些? .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局部体液因素有:①激肽类物质,包括缓激肽和血管舒张素;②组胺;③组织代谢产物,如腺苷、CO2、H+、乳酸等。另外O2分压降低时,也能引起血管舒张 15. 何谓平均充盈压?其意义是什么? 在暂时停止心脏射血时血流中断,心血管腔内压力迅速处于平衡状态,被扩张的血管壁对血液所施加的压力为平均充盈压。它反映了血液量对血管腔的充盈程度,为血管内的基础压力(约为7 mmHg)。 16. 什么是等长自身调节? 是指通过心肌细胞本身收缩活动强度和速度的改变以增加心肌收缩能力,从而增加每搏输出量的调节方式与心肌初长的改变无关,故称为等长自身调节。如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血中儿茶酚胺及Ca2+浓度增加,某些强心药物等都能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17. 什么是异长自身调节? 通过心肌细胞本身长度的改变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改变,称为异长自身调节。在一定范围内,增加静脉回流血量使心舒末期容积加大(前负荷加大),心肌初长增大,每搏输出量增加。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