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碳水化合物 足量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减少蛋白质分解供能,减轻负氮平衡,有利于防止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生。 5、维生素 有限摄入量减少会引起维生素摄入量不足。 维生素的缺乏影响病人的新陈代谢和组织修复,不利于病 人恢复。 6、能量 (二)营养治疗 1、重度失水或肠道症状严重者应完全禁食,行肠外营养 (一般为3~5天),口服等渗性补液,需大量、快速不足液 体者,可采用鼻饲途径。 2、中度失水或症状缓解者可经肠道补充一部分能量和营养 素,不足部分经肠外营养途径补充。肠内营养治疗时有清流 质饮食向普通流质饮食、半流质饮食、软式依次过渡,由肠 外营养的能量逐渐减少直至终止。 3、轻度失水或恢复期者经肠内营养治疗即可,可由流质饮 食向半流质饮食、软食、普食依次过渡。 4、无论经PN或EN途径补充,谷氨酰胺都可以给受损 肠粘膜提供营养。通常按0.3~0.4/(kg·d)的剂量供给。 5、出现代谢性酸中毒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可 增加果汁、菜汁的摄入量,以调节体液的PH值。 (三)营养护理 1、营养护理评估 2、营养支持与心理调整 3、食物的选择 (1)宜用食物:细软、易消化的食物。 (2)忌用或少用食物:忌用浓稠的汤、汁;忌用油 腻食物;忌用生冷、干硬、有刺激性的食物;忌用 高膳食纤维食物;乳糖不耐受症者忌用牛乳。 五、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定义:后天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即艾滋病,因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或称艾 滋病病毒)感染引起。 感染特点:CD4细胞进行性减少,病毒数量逐 渐增加,直至CD8细胞耗竭,Th细胞功能缺乏。 (一)相关营养素 1、蛋白质 病人和感染者因主动进食减少而导致蛋 白质摄入量减少,免疫功能的下降也影响体内蛋白质 的合成,而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BCM下降,使机体处 于负氮平衡状态进一步损坏免疫功能。 病人和感染者一方面出现体重下降,肌肉群丢失, 从而易发生各种感染和肿瘤;另一方面又因感染的 发生或加重导致体重进一步下降,营养状况恶化。 2、脂肪代谢异常 病人和患者可出现高甘油酸酯血症或高胆固醇血症。 3、维生素和矿物质 50%~80%的感染者患有腹泻,且 多为慢性腹泻,导致病人和感染者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缺 乏,影响最大的是脂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及钠、钾、 铁、锌等矿物质元素。 由于消化道炎症和慢性出血,病人和感染者易患巨 幼细胞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维生素B12、叶酸或铁 的缺乏可导致加重贫血症状。 (三)营养治疗 1、蛋白质 病人和感染者应用高蛋白膳食,蛋白质摄入量 可达1.5~2.0g/kg。保证膳食中植物蛋白的含量不低于50%, 可以防止负钙平衡的发生。 2、脂肪 控制膳食中脂肪摄入量,以60~80g/d为宜,每日 所需能量的其余部分由碳水化合物提供。肠内营养制剂应以 中链甘油三酯(LCT)为脂肪的主要来源。 3、维生素和矿物质 病人和感染者每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 摄入量必须达到RDA标准。 4、膳食纤维 给予膳食纤维时应多选富含可溶性纤维和有机酸的水果类食物,以免引起消化道出血。按照美国FDA的推荐标准,每日应不低于25g。 5、植物化学物 应增加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和抑制炎症 作用的植物化学物的摄入量。 6、能量 AIDS病人和感染者的能量消耗较普通疾病 要大,其能量需要量应按下式计算: 能量需要量=基础代谢能量消耗(BEE)×活动系数× 应激系数 (三)营养护理 1、营养护理评估 2、认真做好营养馆饲支持护理 3、肠外营养护理 4、食物的选择 (1)宜用食物:各种豆类及豆制品(尤其是大豆类),菌 藻类食物。 (2)忌用或少用食物:避免干硬、有特殊气味或刺激性的 食物,避免食用金属罐装食物,忌用高脂膳食。 第七节 感染性疾病与营养 概述: 由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细菌、真 菌、螺旋体、原虫、蠕虫等引起的疾病称为感染 性疾病。 其中具有传染性、并可导致不同程度流行者又称 传染病: 急性传染病,包括上呼吸道感染、大肺叶传染、 感冒、流感和副伤寒、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慢性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 一、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疾病,具有传染 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 高等 特点。 根据病原可将病毒性肝炎分为甲型、乙型、丙型、丁 型和戊型五种。 临床上根据有无黄疸、病情轻重和病情长短分为: ①急性肝炎②慢性肝炎③重性肝炎④淤胆型肝炎⑤肝 炎向肝硬化。 (一)相关营养素 1、蛋白质 主要表现为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强、酶活性异常、 凝血系统功能障碍和免疫功能下降等。病毒性肝 炎时,血浆中的丙氨酸和谷氨酸增加,支链氨基 酸(BCAA)浓度降低,芳香族氨基酸(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