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发性胃癌BRCA1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VIP

散发性胃癌BRCA1抑癌基因突变的研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内蒙古 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PAGE PAGE 10 1 前 言 胃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很高,在我国每年新发胃癌患者达40 万人,死亡人数达30万人,胃癌已成为中国的第三大常见肿瘤(在男性中排在肺 癌和肝癌之后,女性排在乳腺癌和肺癌之后)。胃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多步骤的病 理过程,该过程涉及多种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我们已经研究了 c-erbB-2原癌基因的扩增与散发性胃癌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c-erbB-2原癌基因 扩增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与进展期胃癌的浸润能力密切相关。现在需进一 步探讨抑癌基因BRCA1的失活与胃癌的关系[1]。 乳腺和卵巢癌易感基因BRCA1 (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susceptibility gene) 是1990 年由Hall等[2]发现,1994 年由美国科学家Skolnick 等首先成功 克隆定位[3],并命名为BRCA1 ,即人类乳腺癌易感基因。自从BRCA1 分离克隆以来, 大量研究证明:BRCA1基因结构、功能异常与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十 分密切的联系。BRCA1基因突变者的患癌风险明显高于普通群体,与大约45 %的遗 传性乳腺癌相关[4,5] 。而在除乳腺癌和卵巢癌以外的其它癌症中检测出BRCA1基 因突变的报道并不多见,其与除乳腺癌和卵巢癌以外的其它癌症的关系仍不能确 定,其确切功能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为了探讨散发性胃癌患者BRCA1抑癌基因 突变的情况,本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结合银 染的方法,检测了45例散发性胃癌患者BRCA1抑癌基因的突变情况。 2 材料与方法 2.1 检测标本 45 例胃癌组织取自包头市第七医院 2003 年 10 月至 2004 年 10 月期间手术 切除新鲜标本,均经病理诊断为胃癌,其中 38 例取其癌旁正常胃粘膜(距癌灶 边缘大于 10 厘米)作为对照。所有标本立即剔除血块及脂肪组织,置于-20℃冰 箱中冷冻保存。其中男 34 例,女 11 例,年龄 31—78 岁,平均年龄 58.4±10.8。 2.2 试剂与仪器 试剂:PCR 扩增反应体系试剂购自大连宝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购自北京鼎国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引物合成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完成 提取 DNA 的试剂盒为上海生物工程公司产品 仪器:PCR 仪(PE480):The Perkin-Elmer Corporation 紫外透射反射分析仪:上海康禾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DYCZ-24D 型垂直电泳槽:北京六一仪器厂 TS-1 脱色摇床:金坛市华峰仪器有限公司 2.3 方法 2.3.1 DNA 提取 采用上海生工公司生产的 SK1342 临床样品基因组 DNA 小量抽提试剂盒提取 组织中 DNA,作为 PCR 反应的模板。步骤如下: 1) 样品准备:称取 25~30mg 组织样品,用手术刀切成碎末,并收集到 1.5mL 离心管中,用 200uL TE 悬浮; 2) 加入 400μL Digestion Buffer 混匀; 3) 加入 3μL Proteinase K,混匀,55℃保温 3 小时,直至组织完全降解,即 完全透明,不粘稠。 4) 加入 260μL 无水乙醇,混匀,然后将样品全部转移到套放于 2mL 收集管内 的 UNIQ-10 柱中; 5) 10,000rpm,室温离心 1 分钟; 6) 取下 UNIQ-10 柱,弃去收集管中的废液,将柱放回收集管中,加入 500μL Wash solution,10,000rpm,室温离心 1 分钟; 7) 重复步骤 6 一次; 8) 取下 UNIQ-10 柱,弃去收集管中的全部废液,将柱放回收集管中,10,000rpm, 室温离心 30 秒,以彻底除去残留的 Wash Solution; 9) 将柱放入新的洁净的 1.5mL 离心管中,在柱中央加入 50μL Elution Buffer, 室温放置 2 分钟; 10)10,000rpm,室温离心 1 分钟,离心管中的液体即为基因组 DNA。样品置于-20℃ 保存。 2.3.2 引物设计和合成 根据文献报道[6,7],在 BRCA1 基因可能存在突变热点的区域,选择该基因第 2、 11、20 外显子合成 3 对引物,由上海生物工程公司合成。第一对引物用于特异 性地扩增 BRCA1 基因序列(GeneBank.L78833)第 4557~4814 位的 258 个碱基, 引物序列为: 上游引物:5′- GAA GTT GTC ATT TTA TAA ACC TTT -3′ 下游引物:5′- TGT CTT TTC TTC CCT AGT ATG T -3′ 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