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卵巢癌伴腹腔多发种植转移,网膜饼形成 * 假性黏液腹膜瘤 女性:卵巢肿瘤 男性:阑尾粘液腺癌 轻度强化 浆液性囊腺瘤分隔轻度强化 * 见习补: 输卵管癌 弥散受限明显 持续强化 网膜转移刺激腹水 与输尿管癌鉴别 在输卵管 内膜异位弥散受限 有强化 * * 包膜下积液呈扇贝状 病例:女性,卵巢畸胎瘤 病例:59岁,女性,卵巢畸胎瘤(主要为脂肪成分) 病例:15岁,女性,(左)卵巢畸胎瘤,I 级(其内包括囊性内容、毛发、牙齿、油脂样物) 术后病理 右侧卵巢无性细胞瘤伴出血坏死 4、性索-间质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约8%,可发生于各年龄段 由来源于体腔上皮(性索)的性腺细胞及胚胎性腺间质细胞衍化而来 包括颗粒细胞、卵泡膜细胞、成纤维细胞、睾丸支持细胞( Sertoli’s cells)和睾丸间质细胞(Leydig’s cells) 大部分为良性肿瘤:纤维卵泡膜瘤,硬化性间质瘤 激素效应,不同于其他卵巢肿瘤 4、颗粒细胞瘤(Granulosa Cell Tumor) 最常见的恶性性索-间质肿瘤,最常见的产生雌激素的卵巢肿瘤,分为成人型(95%)、幼年型。 多发生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妇女 高雌激素水平产生子宫内膜增生、息肉、癌,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出血。3~25%病例同时发生子宫内膜癌。 影像学表现 实性肿块,或伴有出血、纤维变性,或多房囊性,或完全囊性 与上皮性肿瘤相比没有乳头状突起,腹膜种植转移较少,诊断时多局限于卵巢 子宫增大、内膜增厚、出血 颗粒细胞瘤,女,55岁。增强CT示盆腔内一巨大混合性肿块,呈分叶状外观,病灶右半部可见呈“葡萄串”样的多囊病灶,左半部的实质成分呈不规则强化。 A B 颗粒细胞瘤,女,71岁。A.矢状位T2W示分叶状多房囊性肿块,类似于囊腺癌,未见乳头状突起。箭头所指显示子宫内膜增生。B. 脂肪抑制矢状位增强T1W示多发间隔强化,大量囊性部分无强化。 5、转移性肿瘤 主要见于胃和结肠肿瘤转移 其次为乳腺、肺和对侧卵巢肿瘤 占卵巢肿瘤的10%,主要见于育龄期 鉴别原发或转移性对临床治疗和预后有意义 转移瘤影像学表现无特异性,可以是实质性肿瘤或囊实性肿瘤 Krukenberg肿瘤:起源于胃肠道,有分泌粘液的印戒细胞,双侧性,T2W实质部分低信号,内部有高信号粘液成分 病例:女,60岁,右卵巢转移性肝细胞癌 1、盆腔内原发肿块: 影像学表现提示恶性的征象包括: ①病变直径大于4cm; ②乳头状突起,此征象常常在增强CT上可显示; ③病变内分隔或囊壁的厚度超过3mm且不规则; ④肿块常为实性或以实性为主; ⑤分叶状的实性肿块; ⑥在增强CT上见到肿瘤血管 以上征象对于术前卵巢良、恶性鉴别诊断缺乏特异,但通常肿块内实性成分越多、分隔越厚,恶性可能性越大 总结:卵巢癌影像学表现 2、腹水 :腹水有助于发现腹腔内小的肿瘤种植灶 3、腹腔及大网膜转移:大网膜转移典型表现为横结肠与前腹壁间或前腹壁后方相当于大网膜部位偏平如饼状软组织肿块 4、腹膜假性粘液瘤 :卵巢粘液性囊腺癌的囊性病变破裂后进入腹膜腔后形成 5、淋巴结转移 :卵巢癌的淋巴转移主要累及髂外、髂总等盆腔组淋巴结及腹股沟和腹膜后主动脉旁淋巴结。 6、远处器官转移 卵巢癌影像学表现 DWI b=800s/mm2 良、恶性上皮性肿瘤的区别 良性上皮性肿瘤 恶性上皮性肿瘤 成分 完全为囊性 较大软组织肿块伴坏死 壁厚度 薄3mm 厚 内部结构 缺乏 乳头状突起 腹水 没有 腹腔内及子宫前方可见 其它 直径通常<4cm 腹膜种植,盆壁侵犯,淋巴结转移 F 22Y 术后病理 右侧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 术后病理 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术后病理 右侧卵巢交界性黏液性囊腺瘤 病例:女性,44岁,(左)卵巢黏液性囊腺瘤 良性浆液性囊腺瘤,女,49岁。增强CT示右下腹一单房囊性肿块,内部没有赘生物。 良性粘液性囊腺瘤,女,26岁。增强CT示一巨大多房的囊性肿块,边缘光滑,呈蜂窝状表现,各房内密度不均匀。 病例:女性,59岁,右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手术描述: 壁厚3mm?, 基底部有蒂与卵巢相连) 2、子宫内膜样癌(Endometrioid Carcinoma) 占卵巢癌的10~15% 其中15~30%与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增生同时发生 是发生于子宫内膜异位的最常见恶性肿瘤 30~50%病例见双侧卵巢受累 影像学表现非特异性,较大囊实性肿块,并可见子宫内膜增厚 。 B A 卵巢子宫内膜样癌和子宫内膜癌,女,38岁。A. 卵巢内膜样癌,增强CT示右下腹见一囊实性肿块,实质部分强化,壁厚不规则。B.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