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荐 级别 证据 等级 证据来源 A级 I Ia:多项同质RCT的系统评价 Ib:单项RCT(95%CI较窄) B级 II IIa:多项同质性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或设计良好的非随机对照试验 IIb:单项队列研究、质量欠佳的RCT(如随访率80%) IIc:结局性研究 III IIIa:多项同质病例对照研究的系统评价 IIIb:单项病例对照研究 C级 IV 系列病例分析、质量欠佳的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 无对照的临床干预研究 D级 V 专家意见、描述性研究、专业共识 * 六、证据分级 * 结合临床经验和病人需求运用证据指导 临床决策 检测评价实施结果 七、证据应用 * * * * EMBASE:相当于欧洲的Medline * * * * * * * * * * * * * * * 以解决问题为驱动 一种科学的医学护理方法 充满人文关怀和慈爱思想 在流行病学之本上抽枝发芽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明确、明智地应用最佳科学证据,并结合其临床经验、患者意愿,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最佳护理临床决策的过程。 * 证 临床指南 专家意见 质性研究 结论 量性研究 结论 经验总结 --证? * 什么是循证?--证(续) 二次研究数据:对原始研究证据进行二次处理所形成的研究证据,对循证决策更有价值 系统综述 Meta分析 MEDLINE Http:///PubMed EMBASE Http:///embase/search-emabse-pre.shtml CCRT、DARE、Science Direct、Ovid、EBSCO、 CINAHL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NKI、万方、VIP * Cochrane图书馆 Http:// 最佳证据(Best Evidence) Http:/// 指南数据库 Http:// 循证医学、循证护理期刊 * * * * * * * * * 2.证据综合 1.证据生成 4.证据应用 3.证据传播 循证 决策过程 解决问题 --循证? * 实施并监测 寻求证据 结合病人意愿 寻找并确立证据 ----系统综述阶段 界定问题 遵循证据实施护理 ----施证阶段 如何实施循证护理? 检索文献 选择文献 评价文献质量 收集数据 分析合成资料 报告结果 解释系统评价结论 * 一、识别问题 问题来源:病人、医生、家属等 问题要素:PICO - 病人/研究对象类型 - 干预措施/暴露因素 - 对照/比较措施 - 临床结局 * 检索策略 手工检索 计算机检索 * 收集文献 阅读题目、摘要 可能合格的文献 阅读全文 排除 不肯定 纳入 与作者联系 排除 纳入 排除不合格文献 三、文献选择 * 目标人群 (总体) 样本 分组 干预 测量 结论 测量偏倚 实施偏倚 选择偏倚 抽样 误差 外部真实性 内部真实性 分析 退出偏倚 随机序列的产生恰当: 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或类似方法(2分)不清楚:随机试验但未描述随机分配的方法(1分)不恰当:采用交替分配的方法如单双号(0分)随机化隐藏恰当: 中心或药房控制分配方案、或用序列编号一致的容器、现场计 算机控制、密封不透光的信封或其他使临床医生和受试者无法 预知分配序列的方法(2分)不清楚:只表明使用随机数字表或其他随机分配方案(1分)不恰当:交替分配、病例号、星期日数、开放式随机号码表、系列编 码信封以及任何不能防止分组的可预测性的措施(0分)未使用(0分)盲法恰当:采用了完全一致的安慰剂片或类似方法(2分)不清楚:试验陈述为盲法,但未描述方法(1分)不恰当:未采用双盲或盲的方法不恰当(0分)撤出与退出描述了撤出或退出的数目和理由(1分)未描述撤出或退出的数目或理由(0分) * 该研究的研究目的是否明确 (0 1 2) 回答研究问题的方式是否合适(0 1 2) 队列的征募过程是否合适 (0 1 2) 是否准确测量了研究结果以减少偏倚 (0 1 2) 在设计和分析的过程中是否考虑了潜在的混杂因素(0 1 2) 作者是否考虑了混杂因素(0 1 2) 随访时间是否足够长 (0 1 2) 是否对随访和失访的研究对象进行比较 (0 1 2) 研究结果的分析方法是否正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