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早产儿在院内面临的护理问题及对策 概述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由于早产儿过早的脱离母体,不仅离开了赖于生存的营养和环境温度,而且自身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功能尚不完善,因此早产儿生后面临多个方面的问题。 1、环境与保温问题 早产儿生后过早的脱离母体温暖和舒适的环境,由于体温调节功能差,易随环境温度高低而变化,都难于适应外界寒冷干燥的环境,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对环境的温湿度要求越高。 2、营养和生长问题 早产儿往往错过孕晚期在宫内从母体吸收、储存各种营养素的高峰时期,导致出生时各种营养储备不足。 由于早产儿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方面功能发育不完善,吸吮吞咽功能较差,胃容量较小,消化能力有限,加上疾病的影响,使早产儿生后早期能量、蛋白质的摄入明显不足。 3、呼吸管理、体位与舒适度的问题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肺通气、换气功能发育不完善,特别是体重<1500g,胎龄<32周的早产儿常会出现间歇性呼吸暂停和喂奶后暂时性紫绀。合适的体位不仅能有效改善早产儿呼吸系统的换气功能,减少呼吸暂停和青紫发生的机率,还能减轻早产儿因脱离母体特定的环境与安抚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使早产儿身心达到舒适状态。 4、院内感染的问题 5、并发症预防的问题 早产是围产儿发病、死亡及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随着NICU的建立和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抢救技术的发展,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及存活率明显提高,但生命得到救治的同时神经系统及发生率都增高了,所以并发症的预防在早产儿的护理中也是至关重要的。 护理要点 保暖 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 相对湿度在55%~65%,体重愈 轻者周围环境温度应愈接近,早 产儿生后一般应入暖箱,当体重≥2000g, 情况良好吃奶量正常体温稳定时可出暖 箱。 日常护理 1)保持安静的环境集中护理喂奶穿衣及换尿布等工作需在暖箱中轻柔完成,避免不必要的检查及移动。 2)保持体温恒定,每四小时测体温1次。 3)早产儿出箱之前应在暖箱内行擦浴, 不能擅自抱出温箱沐浴,应注意做好口 腔及脐部护理。 合理喂养 1)应尽早喂养,以防低血糖发生。 2)首选母乳喂养,其次是早产儿配方奶。 3)喂乳量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及耐受力而定,原则上以不发生呕吐及胃潴留为宜。 4)吸吮能力差和吞咽功能不协调者可行 鼻饲或静脉高营养。 呼吸管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时肩下垫一小软枕,保持颈部伸直位。 2)合理供氧:吸氧指征包括:{发绀,气促呼吸暂停}不宜常规吸氧且不宜长期持续使用,氧浓度以30%~40%为宜,浓度过高,吸氧时间过长容易引起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视力障碍 3)注意观察患儿呼吸状况,当呼吸暂停时随时给予物理刺激(如拍打足底,托背等)。 体位 应根据患儿的需要采取合适体位,早产儿采取俯卧位,头偏向一侧可有效改善呼吸系统换气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梗阻性呼吸暂停的发生率;采取抬高头部30°仰卧位能减少反流率的发生,加快胃排空的速度;用衣服或毛巾做成“鸟巢”,让早产儿躺卧,接近胎儿在宫内的姿势,能使早产儿舒适度增加,以促进其安全感,并可避免长时间体位缺乏支持和身体过度外展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预防感染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早产儿病情变化快,除加强患儿生命体征观察外,还应注意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反应、哭声、皮肤颜色、末梢温度及大小便情况等。如需药物治疗及补液时应加强输液管理:配置液体时,剂量要精确;应严格控制补液速度,最好使用注射泵或输液泵。 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1)若出现激惹、尖叫、惊厥、双眼凝视等神经系统症状或表现出反应低下,吃奶差等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应绝对静卧,避免搬动,喂奶时不可抬起头部。 2)若出现腹胀、呕吐、腹泻、血便等情况应立即报告医生再行处理。警惕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立即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必要时行外科手术治疗。 3)若出现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易捏起,反应差,尿少时应警惕硬肿症,应做好保暖,细心喂养,加强皮肤护理,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量。 谢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