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中山市第一中学初中部 执教人:王琪杰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铭”与“说”这两种文体;把握词句,疏通文意。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3、情感目标:感悟作者的审美态度和人生追求,学习作者的博大情怀。学习重难点
感悟作者的审美态度和人生追求。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在进入课堂学习之前,老师想与大家分享几句名言警句。“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这两句诗是对那些身居低位,胸怀天下者的歌颂;“从来不著水,清净本因心。” 这两句诗对那些不随流俗,洁身自好者的赞美。而这些诗句用来形容今天我们将要走进的两位作者是恰如其分的。一位是唐朝著名文学家、诗人刘禹锡,另一位是宋代著名的哲学家周敦颐。那么刘禹锡和周敦颐是怎样的人?有怎样杰出的文章?请随我一同走近课文——《短文两篇》
二、文体介绍及朗读
1、文体介绍内容: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常用排比、对偶句,整散结合,一般是押韵的,读来音律和谐,朗朗上口。
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它可以叙事、可以议论,也可以边叙边议。
2、朗读部分:
(1)ppt展示朗读停顿及重音??
(2)朗读要求注意节奏、语调与感情,读出韵味。
(3)邀请学生朗读《陋室铭》,老师示范朗读《爱莲说》
三、译读,晓畅字句
1、对照注释,理解文意。 2、学生相互质疑、解答。
四、引导探究,品读赏析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既然很多花都值得怜爱,为什么作者对莲花情有独钟?(原文回答)(自己概括)
原文回答:(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莲,花之君子者也。
自己概括:作者不仅仅看中莲美丽的外表,他更注重莲内在所体现出来的君子的品行。
2、陶渊明“独爱菊”、世人“甚爱牡丹”,说说他们喜爱这两种花的原因?
陶渊明“独爱菊”是因为“菊,花之隐逸者也。”菊花在深秋凌寒绽放,不与百花争奇斗艳,特别符合隐士与世无争、清心寡欲、隐居避世的行为方式。
世人“甚爱牡丹”是因为“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牡丹颜色艳丽、大红大紫,姿态雍容华贵,象征着荣华富贵、功名利禄。
教师引导:三种人爱三种不同的花,仅仅体现了他们爱花喜好的不同吗?
教师小结:爱花不仅仅爱的是花的外表,更看中的是这些花所体现的丰富内涵。三种人喜欢三种花,这不仅仅只是三种不同的喜好,更是三种不同的人生追求。
教师引导:那爱牡丹的人的人生追求是什么?(功名利禄、荣华富贵)。陶渊明的人生追求是什么?(隐居避世、与世无争)。
教师引导:我们未来还会学习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其中陶渊明在营造了让后人津津乐道,万分向往的世外桃源。为什么陶渊明要隐居避世,还要设想一个根本不存在的世外桃源呢?(社会黑暗朝廷腐败,他想逃离这个污浊不堪的社会)
教师引导:反观作者周敦颐,他所生活的北宋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气又怎们样呢?你能从文中找出语句来印证你的观点吗?(“淤泥”:社会黑暗污浊;“宜乎众矣”:物欲横流、金钱至上。)
3、面对同样污浊的社会,周敦颐是怎么做的?他的人生追求与陶渊明的有什么区别?
面对污浊的社会,陶渊明的选择是远离,他到红尘边上去寻找一片净土。
而周敦颐的选择是直面惨淡的社会,作为一股清流,力求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有所作为。
教师小结:三种人,三种爱花喜好,三种人生追求,爱牡丹的世人,一心为己,贪图富贵。爱菊的陶渊明,独善其身,保全自己。爱莲的周敦颐,寻求突破,为国为民。 所以不同的人生道路,也就决定了他们不同的人生高度,人生境界。
4、 “说”是借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那么本文仅仅是想描写莲花吗?
作者不仅仅在写莲,他更是通过爱莲、赞莲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追求,做一个洁身自好的、有所作为的君子。
5、这样一种写作手法叫做什么?
这种写作手法叫做托物言志。
五、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1、陋室铭也用到了托物言志这种写作手法。您能快速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吗?
这篇文章又是托了什么物,言了什么志?
中心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作者通过 “陋室”,抒发“德馨”之志。
2、你认为刘禹锡的人生选择“世人式”的,还是“陶渊明式”的,亦或是“周敦颐式的”呢? (注意不要空谈,紧扣铭文的关键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这些句子展现出刘禹锡追求“陶渊明式”的人生追求。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中自比谪仙、神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以先贤自比,则希望自己在政治上和文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