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学生问题行为的甄别与干预 第四节 退缩行为的甄别与干预 本节提要(重点★) 一、小学生内向退缩行为的特征★ 二、内向退缩行为的成因 三、退缩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处理★ 根据行为表现的倾向(APA) 一、小学生内向退缩行为的特征 (一)退缩问题行为主要指向内部; (二)退缩问题行为的隐匿性 (三)退缩行为问题行为的持续性 (四)退缩问题行为的危害性大 二、小学生内向退缩行为的成因 (一)家庭环境; (二)学校教育不当; (三)社会的不良影响; (四)小学生的个性因素 三、退缩问题行为的表现及其处理 引导案例: 萌萌,7岁,一年级小学生,特别害怕见生人,一见就局促不安,还常常有退缩、害怕、局促等行为。即使是邻居阿姨串门,也让感到非常不自在。有时爸爸妈妈喊了好几遍,她才磨磨蹭蹭地从自己的屋子里出来,抬头看了一眼就慌忙低下,羞得耳根子全红了。平时上学总是紧张害怕,总想不去学校,回避和同学相处,从不参加同学的游戏活动,经常埋着头,捻着衣角,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发呆。班主任评价这孩子过于文静,上课总是盯着书本,不看老师和黑板。如果老师提问她,总是涨红着脸,吭哧吭哧,什么也说不上来。 (一)社交焦虑 萌萌这种状况,叫做社交焦虑,也称为社交退缩,是一种在他人面前感到不自在和受压抑、避免与他人接触的倾向。社交退缩的小学生显得很羞赧、胆小,对人际情境产生过度的恐惧和敏感,为避免可能受到的伤害而减少或回避任何社交行为。 社交焦虑给小学生的成长带来的危害是多方面的:难以结交新朋友,缺少同伴友谊,无法共享亲密感和关怀;难以正确、有效的沟通,个人的想法和意见经常遭到忽视;妨碍别人对自己的正确认知,容易给人留下一个敌意、封闭、我行我素、缺少集体观念的印象知觉,这些负面反馈又会加深社交焦虑者得沮丧、孤僻、自卑的个性。 社交焦虑主要是后天习得。早期如果没有形成安全型依恋,后天的教育方式过度保护或过于粗暴,加上社交退缩的小学生天性比较胆怯,对新事物怀有疑虑和恐惧心理,小学生的退缩行为倾向会越加明显。 鉴别儿童社交敏感障碍要注意的是:儿童社交障碍通常发生于6岁之前,其对社会接触的回避与害怕的程度显著地超过了正常人的范围,且伴随有社会功能的损害。但这类儿童在熟悉的环境里与父母或其他熟悉的人在一起,仍能高兴地玩耍谈笑,在这一点上有别于孤独症(自闭症)。具体评估时可采用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 予以检测。 儿童社交焦虑量表(SASC) 要小学生指出每句话对自己的符合程度:0=从不是这样;1=有时这样;2=一直这样 ①我害怕在别的孩子面前做没做过的事情。 ②我担心被人取笑。 ③我周围都是我不认识的小朋友时,我觉得害羞。 ④我和小伙伴一起时很少说话。 ⑤我担心其它孩子会怎样看待我。 ⑥我觉得小朋友们取笑我。 ⑦我和陌生的小朋友说话时感到紧张。 ⑧我担心其它孩子会怎样说我. ⑨我只同我很熟悉的小朋友说话。 ⑩我担心别的小朋友会不喜欢我。 评分原则:量表的得分从0(可能性最低)到20(可能性最高)。分数越高,儿童社交焦虑可能性越大。 (二)对社交焦虑小学生的心理辅导 (1)提高小学生的自尊水平——要培养学生适当的自我价值观念,增强自我效能感;创设一定条件让小学生有机会完成一些力所能及、同时又带有一定任务挑战性的工作,提高自信心;家长和教师也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注意倾听她的想法,孩子无论说什么,父母都非常尊重她的意见。 (2)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采用个别和团体咨询方法,开展自信心训练、角色扮演、情绪合理表达等,提高他们的社交技能; (3)对于特别严重的社交焦虑学生,则应采用生物反馈治疗、全身松弛训练、系统脱敏法等治疗技术。 引导案例: 赵某,女,个性开朗活泼,到小学五年级学时,父母离异,就变得不爱说话,常常一个人坐在教室里发呆。某天下课时,一个同学说和她开玩笑,说她这段时间长胖了,像头小猪,应该减肥了。她二话不说,拿起削笔的小刀就往自己的左臂狠狠一割,一下鲜血直冒,同学们吓呆了,她却一脸若无其事,满不在乎的样子。 (二)自我伤害 赵某的行为,属于一种将攻击行为指向内部、不为社会所接受的自我伤害。通过故意毁损自己的身体组织来发泄自己的负性情绪,这包含了自伤自残和自杀两种不同的类型,自伤自残虽然不直接造成丧失生命的严重后果,但自伤自残会加大自杀的风险。 有研究证实,最小的自伤者仅7岁,而12-15岁是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的高发年龄。临床发现,女孩的自伤率明显高于男生, 大概是男孩的4倍。自伤行为会导致需要医疗救助的严重受伤、感染、永久性的疤痕和未来的自杀。 导致小学生自我伤害的心理动机很多,包括想死,逃离无法忍受的痛苦,获得解脱,逃避现状,对某人绝望,改变他人的行为,报复他人或让他人感到愧疚,寻求帮助等。引起自伤的外因也很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临床合理用药解读-质子泵抑制剂的处方和医嘱审核要点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山东省化工装置安全试车工作规范 DB37_T 1854—2020 山东.pdf VIP
- 安徽—夏凯月—课件—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pptx VIP
- 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房屋租赁合同.docx VIP
- 安徽—夏凯月—设计—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docx VIP
- 业务学习-子宫脱垂.pptx VIP
- 海尔风冷模块样册.pdf
- 2025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高中体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含答案.pdf VIP
- 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质量手册(依据2023年版评审准则编制).pdf
- 人工智能助力高校个性化学习路径设计与实现多样性研究 .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