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设计与工艺规范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9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CT 测试点设计要求 ICT测试定位孔要求 ①、定位孔采用非金属化的定位孔 ,误差小于0.05mm。 ②、定位孔周围3mm不能有元件,以免在线测试工装定位 针对元器件干涉; ③、工装定位孔要首先做到线路板上,后再进行拼版,定位孔对角两个,直径为4mm,在线路板上呈对角分布,间隔不能太近,间隔≥2/3 对角线长。 ICT 测试点设计要求 ICT测试点其它要求 ①、测试点不可被阻焊或文字油墨覆盖,否则将会缩小测试点的接触面积,降低测试的可靠性 。 ②、测试点不能被插件或大元件所覆盖、挡住。 ③、不可使用过孔或DIP元件焊点做测试点。ICT植针率需要达到100%,元件可测试率要达到85%以上。 结束 The End 谢谢! 连接器类拖锡焊盘设计 三极管,晶体管类拖锡焊盘设计 LED类拖锡焊盘设计 对称拼板焊盘拖锡焊盘设计 透气孔设计 贴片元件元件高于2.0MM,载体需要开通孔(透气孔),尽量避开其它元件焊盘(避免阴影效应)参考下图 : 锡膏工艺后波峰工艺要求 锡膏工艺焊接后需要使用过炉夹具隔离过波峰焊生产,对PCB设计的要求: L1;贴片与手插件铜箔边缘距离3 mm 以上。 L2;贴片与手插件铜箔边缘距离3 mm 边缘贴片高小于等于2.0 mm 自动插件(AI)要求 孔径设计要求 在生产时常发生因为孔径问题造成可以机插的元件不能进行机插,发生的原因主要有两种:元件孔径过小、元件跨距为非标准尺寸,严重的会损坏插件机插头。元件引线直径与孔径之间对应关系见下表。 自动插件(AI)要求 过波峰焊插件元件孔径、焊盘、铜箔对应关系见下表: 自动插件(AI)要求 元件位置要求 PCB 板器件排布范围要求:为保证PCB 的平滑运输,其上元件不能在下图所示的阴影范围(机插件死区)内。其中A=5mm,B=C=8mm 自动插件(AI)要求 卧插件死区:阴影部分不得布置其他机插元件 自动插件(AI)要求 焊盘间距要求 水平方向间距:A≥0.5mm,垂直方向B≥0.7mm。 卧式AI要求 卧式AI元件跨距设计 ①、跳线的跨距5 mm≤L≤26mm,且为0.5mm或1mm的整数倍。 ②、除跨线外的轴向件跨距L 为大于本体2mm 至12 mm。 卧式AI要求 卧式AI元器件间距要求,见下图: 卧式AI要求 卧式AI元器件间距要求,接上图: 注:d:跨线直径 d1:先安装元件的导线直径 D:先安装元件的直径 D1:即将安装元件的直径 立式AI要求 可立式AI元器件: 片式电容类(101,102,103,104,绿色电容……等); 圆柱型电容类(如1uf50V,10uf100V……等);三极管类(1815,1015,945……等)。 LED如有编带元件且符合以上条件也可机插。请参看下图: 元器件包装方式为编带型包装(盒装或盘装)。 立式AI要求 立式AI要求 立式AI元件PIN脚跨距设计 立式AI元件的跨距应为L=2.5mm±0.05mm 或L=5.0±0.05mm 两种规格; 定高LED器件引脚跨距必须为5.0mm; 其中三极管、T600D 等元件的相邻引脚之间间距L1=L2=2.5mm±0.05mm 或5.0mm±0.05mm,三个插入孔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其径向件本体最大为12×21mm(W×L)。 立式AI要求 立式AI元件间距要求 ①、立式AI元件本体与本体之间的间隙≥0.5mm; ②、立式AI元件元件插孔边沿距贴片元件本体边沿或卧式AI元件引脚之间距≥2.5mm; ③、两立式AI元件元件引脚之间的距离在下图所示情况时,应满足图中所标距离: 立式AI要求 立式AI元件插件角度 尽量按 0度(水平)和90度(垂直)两个方向。 立式AI元件PIN脚弯脚角度 立式AI要求 立式AI元件Layout方向要求: 见下图(建议按左图设计): 手插件标准化要求 重加焊设计 对于较大或较重的部件,其焊盘应设计为菊花状。图形如下: 手插件标准化要求 手插件元件孔设计 开孔原则:(需视零件误差而定) 元件引脚与手插孔径对照表: 手插件标准化要求 手插件焊盘设计 对于单面板中过波峰焊后插的手焊元器件,元件插孔增加开锡槽设计,开锡槽沿水平方向,与PCB移动方向一致;如下图所示 手插件标准化要求 对于平行过焊且无散热器固定的可控硅类部件,考虑焊接的牢固性,三只脚焊盘在中间一只用圆形焊,两边两只增加两个椭圆型焊盘。 手插件标准化要求 手插件拖锡焊盘设计 对于管脚比较多且成直线排列

文档评论(0)

扶摇直上九万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