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1卷 第3期 环 境 科 学 研 究 Vol.31ꎬNo.3
2018年3月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Mar.ꎬ2018
赵青青ꎬ王海波ꎬ史静.生物质炭对Cd污染土壤根际微团聚体Cd形态转化的影响[J].环境科学研究ꎬ2018ꎬ31(3):555 ̄561.
ZHAO QingqingꎬWANG HaiboꎬSHIJing.Effects of biochar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d forms in rhizosphere micro ̄aggregates of Cd ̄contaminated soil[J].
Research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ꎬ2018ꎬ31(3):555 ̄561.
生物质炭对Cd污染土壤根际微团聚体Cd形态转化的影响
赵青青ꎬ王海波ꎬ史 静∗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ꎬ云南 昆明 650201
摘要: 为明确生物质炭对土壤Cd形态分布的团聚体机制ꎬ采用盆栽试验ꎬ以秸秆生物质炭为试验材料ꎬ研究了秸秆生物质炭对
Cd在不同粒级微团聚体中的富集以及根际、非根际微团聚体Cd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Cd进入土壤后ꎬ主要分布于土
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中且随粒级减小而增加ꎬ富集顺序由大到小为001、005~001、025~005、2 mm. 添加生物质炭后显著
降低了Cd在不同粒级微团聚体中的富集系数(P005). 与对照相比ꎬ2、025~005、005~001、001mm粒级微团聚体土壤
对Cd 的富集系数分别降低了004~016、004~015、007~017、006~021. 不同处理下ꎬ根际、非根际土壤不同粒级微团聚体
中Cd主要以残渣态为主且向小粒级团聚体(001mm)富集ꎬ其中可交换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结合态
Cd 的含量(以质量分数计)及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对于根际、非根际不同粒级微团聚体各形态中有机结合态Cdꎬ与对照相
比ꎬ在Cd1B10处理下ꎬ分别于001、005~001mm微团聚体中的降幅最高ꎬ达495%、623%ꎻ对于残渣态Cdꎬ在Cd1B10处理
下ꎬ分别于025~005、005~001mm微团聚体中的降幅最高ꎬ达 198%、205%ꎬ但各处理下残渣态Cd 占比趋于上升ꎬ最高占
比分别达740%、782%. 表明Cd 进入土壤后主要转化成了残渣态ꎬ土壤中Cd 的生物有效性降低ꎬ其中ꎬ当 Cd 污染程度
(1mg∕kg)较低、生物质炭施用量(10 g∕kg)最高时ꎬ该效果达显著水平. 研究显示ꎬ施用高量(10 g∕kg)生物质炭能够降低土壤不
同粒级微团聚体中各形态Cd 的含量ꎬ并且Cd污染程度越低、粒级越小ꎬ降低效果越显著.
关键词: 生物质炭ꎻCd污染土壤ꎻ根际微团聚体ꎻCd形态
中图分类号: X53 文章编号: 1001 ̄6929(2018)03 ̄0555 ̄07
文献标志码: A DOI: 1013198∕jissn1001 ̄692920170389
Effects of Biochar o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d Forms in Rhizosphere Micro ̄
Aggregates of Cd ̄Contaminated Soil
ZHAO QingqingꎬWANG HaiboꎬSHI Jing∗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ꎬ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ꎬKunming 650201ꎬChina
Abstract:For clear biochar on the mechanism of the distribution of Cdforms in soil aggregatesꎬa pot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ut for
straw biochar asrawmaterialtostudytheeffectsof strawbiocharontheenrichmentof Cdindifferentsizefract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