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老年人常见皮肤病防治常识
人体最大的器官?
重量:约占体重的16%。
面积:1.5-2平方米
厚度:0.5-4mm 掌跖、枕项部、臀部最厚;
眼睑、外阴最薄。
皮肤
主要内容
皮肤的基本知识、皮肤老化及保养
老年人常见皮肤病的诊治
皮肤的基本知识
皮肤的组织:
表皮
真皮
皮下组织
表皮的组成
表皮的结构图
皮肤的生理功能
屏障作用
感觉功能
调节体温
吸收作用
分泌和排泄作用
代谢作用
免疫作用
老年人的皮肤特点
一、萎缩
皮肤比较干燥,粗糙,皱纹多,弹性差,松弛,变软,变薄,无光泽
皮肤抗损伤修复创伤的能力、抗感染的能力、排泄功能和体温调节能力、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能力均降低
容易出现紫癜和皮肤发凉
二、敏感
疼痛
瘙痒
三、增生
老年斑
老年皮脂腺增生
老年血管瘤
老年人如何护肤?
一、防晒
暴晒是皮肤老化的罪魁祸首
暴晒导致:真皮中胶原纤维合成障碍,皮肤变粗干燥,皱纹增加,失去弹性,加速衰老
引发皮肤癌的危险
措施:戴遮阳帽、撑遮阳伞、穿防晒衣,涂防晒霜
二、多喝水
补水:1000~2000毫升
三、合理饮食
饮食宜清淡
戒烟少酒
少食甜食、油腻、油炸和辛辣刺激性食品,不喝浓茶和咖啡。
适当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四、调情志
副交感神经始终处于正常的兴奋状态,
使皮肤血液循环保持正常
肤色红润
容光焕发
五、保证充足的睡眠
失眠的坏处
无光泽
黑眼圈
皱纹
松弛
充足的睡眠是最好的化妆品之一
六、正确应用洗涤用品和护肤品
避免过多洗澡,掌握正确的洗澡方法
润肤 防擦烂
老年人常见皮肤病的诊治
老年性瘙痒症
病因:皮脂腺机能减退、皮肤干燥、萎缩。
临床表现:无原发皮损,剧烈瘙痒
鉴别诊断:
1、有些患者可由糖尿病、肝肾疾病,恶性肿瘤,血液病等引起;
2、冬季瘙痒症
瘙痒症的治疗
内服抗组织胺药、性激素补充治疗
饮食宜清淡,戒烟酒,保证充足的睡眠,洗澡不必过勤
尽可能避免搔抓
老年斑
又称为脂溢性角化症、老年疣、寿斑。
好发于面、手臂、胸、背等部位
灰褐色、扁平斑片,表面有一层油脂状鳞屑,逐渐增大,有的突出皮肤呈疣状
老年斑的治疗
临床一般无需治疗,可用液氮冷冻、外用5-Fu
或激光治疗
老年性血管瘤
又称樱桃样血管瘤和血管痣
皮肤起多个或数十个“红痣”。胸腹部尤多,不痛不痒
是皮肤老化的一种征象
无需治疗
老年性白斑
又称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和特发性点状白斑
对健康无碍,无需治疗
老年皮脂腺增生
又称皮脂腺过度增生、老年皮脂腺痣
皮脂腺增大所致
本病一般不需治疗。如明显影响外貌,可行电灼、冷冻、激光或手术切除。
老年性紫癜
发生于高龄者的慢性皮肤紫癜及小血肿
胶原、弹性蛋白逐渐消失,皮下脂肪组织萎缩松弛,使小血管周围失于支撑,血管脆性增加,导致局部出血倾向
治疗:维生素c、芦丁等
老年角化病
又称日光性角化症,长期日光暴晒引起
皮疹好发于暴露部位
为淡褐色不规则形角化丘疹,表面附干燥鳞屑,不痛不痒或轻度瘙痒。表现为干燥、皱缩、萎缩和毛细血管扩张
约20%患者可发展为鳞状细胞癌,但通常不发生转移
老年角化病的治疗
皮肤病理可确诊
皮损单一或数目少者可应用液氮冷冻、电烧灼、激光等治疗。
多发性或大面积皮疹,可局部外用0.1%维A酸霜,或外用5-氟尿嘧啶软膏或溶液;
应采取必要的防晒措施
基底细胞癌
多发于老年人暴露部位,别是鼻部,其次是面颊
其特点为生长缓慢,有局部破坏性,但很少转移,肿瘤转移取决于损害的大小和深度,损害大于3cm者,转移率为2%,直径5cm者转移率为25%;直径10cm者转移率为50%。
一般无自觉疼痛或不适感
基底细胞癌的治疗
病理可确诊
临床首选手术治疗,预后较好
不能手术的患者也可采用光动力疗法、冷冻、电灼、放疗等治疗,局部外用5-FU软膏、维A酸制剂、咪喹莫特霜等也有一定的疗效
鳞状细胞癌
常见的病因有:
紫外线、放射线或热辐射损伤。
化学致癌如:如砷、多环芳香族碳氢化合物、煤焦油等。
病毒感染
某些癌前期皮肤病:如日光角化病、黏膜白斑、砷角化病
某些慢皮肤病:如慢性脊髓炎、硬化萎缩性苔藓。
遗传因素:着色性干皮病、白化病
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曝光部位皮肤多见
初起为暗红色坚硬的疣样小节:渐扩大,形成红色斑块,迅速扩大成溃疡,溃疡向周身及深部侵犯,可深达肌肉与骨骼,溃疡基底部为肉红色,有坏死组织,有脓液、臭味,易出血。溃疡边缘隆起外翻,有明显炎症,自觉疼痛
易转移,预后不良
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可明确诊断。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佳,对己有广泛转移而不能用手术切除或发射性治疗的患者,可用博来霉素、5-氟尿嘧啶等行化疗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
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沿神经带状分布、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疱疹为特点,疼痛明显,愈后极少复发。
本病传染性很小,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