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工程某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工程某段(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PAGE 105 - 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工程某段 施工组织设计 表1 施工组织设计文字说明 第一节 编制说明 一、编制依据 (一)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国内施工招标《招标文件》;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 (三)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XX合同段)第Ⅳ卷图纸; (四)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XX合同段):参考资料; (五)施工现场踏勘实际条件; (六)本处现有机械设备等; (七)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书。 二、编制原则 (一)执行国家.交通部.湖北省关于基本建设工程的法令.法规.政策方针和管理办法; (二)遵守国家.交通部.及本招标文件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质量评定标准; (三)根据本合同段工程特点,以招标文件要求.规范为准则,充分考虑水文.地质.机械等各种因素;科学编制各主要工程项目施工,合理安排,突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作业,以满足招标文件对工期和质量的要求。 (四)充分配置实际工作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员在项目中担任要职。 三、编制范围 为武汉绕城高速公路XX段(KXX-KXX)内以下工程项目: (一)路基工程1 (二)桥梁工程(含分离立交桥) (三)互通式立交桥 (四)排水及涵洞工程 (五)防护工程 第二节 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京珠.沪蓉国道主干线武汉绕城公路东北段是湖北省和武汉市规划的公路主骨架之一,设计标准为主线行车速度120Km XX段起于邹黄村,起点桩号为KXX,路线走向由北向南,经何家咀村、大韩村东,越花山菜场垭口,于叶肖家村西通过,至花山镇跨越花山大道,设置花山互通与花山大道相接,并修建连接线与316国道相接,路线继续向南,经渺西村西,越过父子山垭口,在苏家墩村南上跨武黄铁路和316国道后止于终点,终点桩号为KXX。 主线全长7.7Km,区段内建设规模为:路基挖方807830 二、主要技术标准 (一)计算行车速度:120Km/h; (二)设计标准:高速公路,双向四车道; (三)设计荷载:汽-超20,挂-120; (四)路基宽度:28m,其中:中央分隔带3.0m,左侧路缘带2×0.75m,行车道2×7.5m,硬路肩2×3.0m (五)桥涵净宽:2×净-12.17m(桥梁),2×净-11. 5 三、主要工程数量 (一)路基土石方(不含互通式立交): 挖土方40.36万m3,挖石方35.81万m3,借土填方1``7.45万m3。 (二)桥梁工程: 1.40m 50#钢筋砼后张预应力工字型梁:10片; 2.30m 3.20m 4.16m 5.13m 6.单箱钢筋砼箱型连续梁:125m 7.钻孔灌注桩:290根; 8.现浇砼基础、承台、立柱、盖梁。桥台:1.91万m3。 (四)互通立交工程: 1.土石方:挖土方4.61万m3,填方44.80万m3; 2.桥梁工程:跨线连续箱梁1座;互通立交跨线桥1座; 3.涵洞:15座,总长388. (五)排水及涵洞工程: 1.排水工程:浆砌体2.4万m3; 2.涵洞工程:15座,总长度649.8m (六)防护工程: 1.护坡护面墙砌体6.2万m3; 2.种草1.5万m2; 3.植草皮5.1万m2。 四、施工环境 (一)地形、地貌 武汉绕城东北段施工线路跨越三种地貌单元:冲、湖积堆积平原,剥蚀堆积平原及构造剥蚀残丘。 1.冲、湖积堆积平原区,地势平坦开阔,属长江、汉江Ⅰ、Ⅱ级阶地,地面标高一般在17~23m之间,局部达25 2.剥蚀堆积平原区:主要分布于几个湖之间,与冲、湖积平原交替排列,地形呈波状起伏,垅岗与坳沟相间分布。高程多在25~45之间,相当于长江Ⅲ级阶地。 3.剥蚀残丘地貌:主要呈零散状分布。处于阳逻镇附近及武昌花山局部路段。路线通过处,残丘高程约36~70m,最大相对高差小于35m。 (二)水文、气象 本段属中副亚热带过渡的湿热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无霜期长、热量丰富、水源充沛等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5.8℃~17℃,极端最低气温-18.1℃,极端最高气温41.3℃。历年平均降水量为1100~1450mm,降水量小于蒸发量。夏季雨量最多430~530mm,春季为330~490mm,秋季较少,为180~240mm,冬季最少,为90~160mm。自然区划Ⅳ (三)工程地质分区 沿线区域地质条件较复杂,出露的新老地层种类较多,局部地层发育不连续。主要地层有第四系松散层,下第三系~白垩系砂岩层,石炭、二迭系灰岩及无古代片岩层。 K90~K102剥蚀堆积垅岗及残丘路段,基底岩层由古生代志留系~二叠系和中生代三叠系地层所构成。该路段山脊处主要由泥盆系石英砂岩和上二叠统硅质岩组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