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顺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 电极过程 电极极化 2.2 金属电沉积 2.3 2.4 电镀阳极过程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界面性质 化学因素 电极催化能力 电场因素 1010V/m 电极材料性质 及表面状态 界面的张力——电毛细曲线法 界面的微分电容——微分电容法 测定界面的粒子吸附量 假设一种界面双电层结构模型并由此推算界面参数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一.电极/溶液界面的研究方法 毛细管静电计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1.电毛细曲线(electrocapillary curve) 基于表面张力和重力的平衡: Hg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q0,即表面荷正电, q=0,即表面不荷电, 0 q0,即表面荷负电, 0 =0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电毛细曲线在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判断电极表面带电状况(符号),零点荷电位值 求某一电位下的电极表面剩余电荷密度q 求离子表面吸附量Γi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汞电极在不同无机盐液中的电毛细曲线 无机离子在电极/溶液界面的吸附 表面活性顺序: S2-I-Br-Cl-OH-SO42-F-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参考地址:/link?url=p0aL2sXzxf3vYSxv9xPxWANBDyk37bjqCbsr8nWb_g7A7vHbEF6IL57guYt7HHbC98UeK7D50sk9jftLAGZb8G86edHx5PyX9ETjslCkzc_ 判断在荷何种电荷的表面利于吸附。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固体电极的电毛细现象 当ψ偏离ψ(o)而不断变化时,σαβ将减小,(σαγ-σαβ)增大,接触角θ不断变小,气泡越圆,电解液对电极的润湿性因而提高,当θ接近于零时,达到完全润湿,溶液把气泡从电极表面挤走。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cosθ=(σαγ-σαβ)/ σβγ θ角称为润湿接触角。 θ越小,溶液对电极润湿性越强。 1)电极充电时,电极电位偏离零电荷电位,溶液与电极表面间界面张力下降, θ角变小,当θ→0时,达到完全润湿,气泡被挤走; 2)不充电,q=0, ψ =ψ(0),σαβ达到最大,θ最大,电极不易被镀液润湿,气泡和油污的附着力很强,不易离去。 电镀生产过程分析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电毛细曲线在电镀生产中的指导意义 判断电镀添加剂的吸附作用 为添加剂的选择和用量提供依据。 极化的过程,利于镀液对极板的润湿性。 思考:1.既然对电极充电可以改善镀液对极板的润湿情况, 那么是否可以用来去除零件表面的油污呢? 2.如可行?你可以给这个工艺起个名字吧? 3.如何操作?可有几种做法?特点如何?溶液是什么? 电流如何控制?零件挂在哪个极板上?工件的材质又有何影响呢? 双电层微分电容 (differential capacity of double electric layer) 在金属--溶液界面存在双电层,如果把电极--溶液界面看成一个电容器,将很小的电量dq引到电极上,则溶液中必有电量绝对值相同的异号离子出现,它引起的电极电位变化为dψ, 其中Cd=dq/dψ 。 2. 微分电容曲线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电极/溶液界面性质 2.1 ?微分电容曲线应用 添加剂在电极表面是否吸附?适宜浓度? 添加剂的吸附范围? 添加剂的覆盖度? 表面剩余电荷密度 (积分求q,更精确) 105 24 -1.52 -1.12 添加剂的吸附电位:-1.12~-1.52 氢气析出 广州二轻所 合成的染料AQ( 为含有N, O 等的蒽醌染料) 添加剂在电极表面有强烈吸附作用。 (对提高阴极过电位, 细化晶粒有作用) 稳定电位下Cd~CAQ 曲线 加5 mg / L 时, 体系微分电容就显著下降, 此后随着浓度增加微分电容仍然呈现下降趋势。 IM6e 电化学测试仪,研究电极为铂盘电极( 直径0. 62 cm) 盘上均匀镀上的铜层, 参比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SCE) , 辅助电极为铂电极。 电毛细曲线法---利用曲线的斜率求表面电荷密度q, 实际测量的σ是q的积分函数; 电毛细曲线法只能适用于液体金属电极; 微分电容曲线法---利用曲线的下方面积求表面电荷密度q, 实际测量的Cd是q的微分函数; 微分电容法的精确度和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