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晚秋,一场美丽的教育约会
——天津学习培训有感
济阳县实验中学:王秀峰
10月18日,我们一行四人乘车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天津,参加为期两天的“全国首届张万祥师徒班主任工作艺术高峰论坛暨未来班集体建设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600名教师济于一堂,聆听朱永新、张万祥、陶继新等20余名教育专家的报告讲座,共享了一场与名家交流互动的盛宴。
张万祥老师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德育特级教师,从教30余年,担任班主任达26年,出版《班主任的一百个怎么办》、《班主任工作研究》、《班集体活动论》、《班主任工作创新艺术100招》等十余部著作,编写了《新课标德育资料库》。此次班主任论坛就是以张老师为核心的团队举办的。培训分为四个模块,分别在一个主会场和三个分会场举行。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和《班主任之友》的主要领导与会并致辞。
10月19日上午,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做了《新教育实验的完美教室与班主任工作》的首场报告。朱教授是博士生导师,现任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他倡导的新教育实验蜚声海内外,十六部专著被译成多国文字出版。他说,教室就是一副扁担,一头挑着课程,一头挑着学生,老师就是挑担人。教室是文化的承载地之一,班主任要赋予它精神的力量;《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故事告诉我们,教室是我们的愿景,是一个生命故事平庸还是精彩的舞台,开学、晨诵、午读、暮省、生日等多彩的课程让生命在这里涵养,成长的故事在这里衍伸……
大会的核心主角张万祥老师做了《敬畏生命:给年轻班主任的建议》的报告。已是古稀之年的他精神矍铄,嗓音洪亮,一句“一辈子只做班主任”成为与会者引据的经典。张老师声情并茂的回顾了自己的班主任生涯,称自己是厚积薄发、大器晚成,45岁才完成了第一篇论文,如今却已是全国德育工作的泰斗,自言成功源于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坚持读、写,近几年更是成为了教育界的网红大咖。他桃李满天下,其弟子入门的最低标准是在班主任网络论坛中有不低于10万字发言并至少一篇精华帖。“两鬓凝霜心不老,毕生从教志弥坚”是众弟子致于恩师的心声。
接下来以座谈会的形式拉开张万祥老师诸多名弟子的讲谈。山东省特级教师、齐鲁名师、全国十佳班主任、教育部班主任国培专家郑立平老师做了《名师的成长路径和另类解读》,精妙而深邃的语言和数十部部专著让人很难想到我们的这位山东老乡是一位数学老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中小学优秀班主任王振刚指出年轻教师的专业成长要遵循学习、研究、实践的规律,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李迪是河南省骨干教师和学术技术带头人,所写教育随笔近百万字。正是她的这种坚持才感动了张老,成为第二批的收官弟子。她提出“实践是基础,读书是关键,思考是灵魂,写作是成果!”王莉是深圳市优秀教师、名教师、全国中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成员,是又一位出专著的数学老师。给我留下印象深刻的是张国东老师,他来自天津某区的一个山村乡镇中学,地道的草根,受张老的启发和引导,忐忑中把初稿交给张老,张老三易其稿,亲自作序,多年执着使张国东成为出了专著的名师。韩素静是一位区教研员,她结合自己的成长轨迹从学习培训、专业成长的角度告诉我们,只有在琐屑中静下心,去读、去写、去研,才能让自己不断提升超越。郑立平老师总结说,教师成长要突破倦怠感、自负感、孤独感,实现从稳境到醇境再到化境的三个跨越。他们的故事和经历都在诠释着一个真真切切的道理,要用专业化的成长构建起自己的专业理念,塑立起自己的教育信仰。
19日下午山东省教育报刊社总编辑陶继新做了向孔子学做老师的报告,在引用“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经句中他回顾了自己,从教时志于做一名幸福的老师,退休后10内写了45本书,不惑天命又法乎自然,终此一生潜心于学。陶老师通过透彻的解析,讲述了孔子与学生的精彩对话、孔子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从“一以贯之”之道、重于学文之德、讷于言敏于行等几个方面,向在座老师们阐述了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
全国“班会研究第一人”、《德育报》主编、特级教师丁如许教授做了《微班会,微而有为》的专题培训讲座,《软水管和硬土豆》的10分钟班会,揭示了微班会要善于抓住教育契机,做到“短小精悍,微而有谓;内涵丰富,微而有味;操作简便,微而有位;着眼发展,微而有为”。丁教授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德育要靠活动,没有精彩活动的校园生活,就没有学生终身难忘的亮点,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班会课是最具有魅力的德育。”上好班会课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成功的班会课能够直击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健康成长,终生受益。
郑立平老师再次以冥师、酩师、命师、名师、明师、鸣师、铭师的名师层次论惊艳出场,名师的铸就正如他所说,要做到开放、开阔、开达、开拓,要像陌生人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