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热点.docVIP

改革开放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热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热点 王新才/朱玉媛/肖秋惠/张煜 2012-12-21 17:06:43  来源:《图书情报知识》(武汉)2009年4期   【英文标题】On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Basic Theory of Archives Science in China in the Past 30 Years of the Reform and Opening   【作者简介】王新才,朱玉媛,肖秋惠,张煜,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武汉430072   王新才,男,教授;朱玉媛,女,主任、教授;肖秋惠,女,副主任、副教授;张煜,男,硕士研究生。   【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探讨了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热点与进展。这些热点包括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档案的本质属性、档案的价值与作用、全宗理论、档案产业化理念、档案馆功能与模式转换、档案学发展的趋同论与特色论、档案学术规范与评价、档案学二元对立思维与研究范式、档案事业发展理论等十个方面。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 some research focuses and their progress, such as records life cycle theory and records continuum theory,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archives, the value and function of archives, fond theory, archives industrialization idea, archives function and model conversion, the convergence and feature theory of archival science, the academic criterion and evaluation of archival science, the dualistic thought and research paradigm of archival sc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theory of archives undertaking.   【关 键 词】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热点/研究进展Archival science/Fundamental research/Research focus/Research progress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较多的成果,学术观点林立,涉及面很广。本文所说的热点主要是指那些受到普遍或重点关注或研究的问题。改革开放30年来,在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方向,这样的热点主要有十个。   1 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   这是从西方引进的理论。我国档案学界并没有明确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但早在20世纪60年代,时任国家档案局局长的曾三提出过“档案自然形成过程论”的观点。80年代中后期,以陈兆祦先生为代表的档案学者提出了“文件运动周期论”,与国外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有异曲同工、殊途同归之效[1]。我国档案学者主要是对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阶段划分、文件运动过程等问题进行了介绍与研究。90年代,学者们针对电子文件时代对这一理论提出的挑战进行研究,有些学者认为这一理论不太适应电子文件,阶段划分太过分明。有的提出需要将文件连续体理论作为这一理论的补充[2]。有的提出这一理论需要修正,认为文件运动的整体性保持不变,阶段性特点发生变化,对应关系发生一些变化,对电子文件运动过程应当进一步加强全程管理和前端控制,起点需要延伸到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之中[3]。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近几年西方档案学界的研究热点,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这一研究成果,还开展了文件连续体理论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比较研究。有的学者认为应将文件连续体理论代替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因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具有一定的弱点,它将文件管理与档案管理分开,并认为文件管理体制应是从文件形成(包括形成前,文件管理系统的设计)到文件作为档案保存和利用的管理全过程中连贯一致的管理方式。而文件连续体理论构建了一个多维坐标体系来描述文件的运动过程,揭示出文件的四维运动过程,所以,它可以取代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就电子文件管理理念而言,“文件连续体模式比文件生命周期模式更适宜”[4]。但有的学者认为两者不能互相替代,因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与文件连续体理论实践基础的差异性十分明显。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认识基础源于实用主义哲学观点和谢伦伯格的文件管理思想;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认识基础则是澳大利亚学者对档案学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