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吉县沃曲桃园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层的古地磁研究.docVIP

山西吉县沃曲桃园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层的古地磁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吉县沃曲桃园下三叠统刘家沟组红层的古地磁研究 第3●卷第6期 1991年l1月 地球物理 ACTAGEOPHYSICASINICA 州.34 Nov N0.6 1991 山西吉县沃曲桃园下三叠统刘家沟组 红层的古地磁研究 谈晓冬方大钩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抗州3t0027) 袁友仁范时清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5t030t) 包继忠 (山西省地质矿产局213地质队,临汾O3100O) 摘要 本文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一个背斜剖面的早三叠世红层样品进行了古地磁研究.对逐 步热退磁矢量序列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及各磁组分的解阻温度谱分析,估计了携磁矿物.分离 出4种磁成分:镜铁矿携带的沉积或沉税后剩磁;赤铁矿携带的化学剩磁;等温剩磁和粘蒲剩 磁.特征剩磁(最高解阻温度rgt;/670℃)通过倒转检验,(递增)褶皱检验,平均方向为偏角 D一--25.,额角,=41.,相应的极位置为65.N,356. 关奠调鄂尔多斯盆地,早三叠世,红层,古地磁,解阻温度谱. 一 ,引言 至今,华北板块早三叠世岩石的古地磁研究已取得大量成果,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值 得深人研究.首先是一些结果缺乏多种野外检验(尤其是褶皱检验),且彼此不一致;其次 是工作地区在次一级构造单元的分布不均,尤其是西部鄂尔多斯盆地的古地磁数据发表 很少;华北板块由断裂所分隔的次一级构造单元之间可能发生过相对运动,东部及朝鲜半 岛的一些古地磁结果已经显示了采样地区相对于西部稳定地区的构造旋转.我们认为,在 应用古地磁数据讨论古大陆重建等问题耐,必须排除采样地区当地旋转的可能性.因此, 对华北板块西部鄂尔多斯盆地的古地磁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本文1990年2月3日收到,1991年4月1日收到任改稿. 6期谈晓冬等:山西吉县沃曲桃园下三叠绕刘家沟组红层的古地磁研究 二,地质概况 工作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的东南缘.该盆地是中生代拗陷的大型盆地,它与山西 隆起区之间以离石一紫荆山断裂为界,沿断裂西侧分布着一系列的穹窿或短轴背斜,本 文样品采集的桃园背斜就是其中之一.背斜两翼及核部出露的岩石为三叠系下统刘家沟 组上部紫红色砂岩,砂泥岩,河流从核部穿过,两岸岩石新鲜,产状稳定. 华北地区下三叠统分刘家沟组及和尚沟组,其时代分别为早三叠世早期和晚期,, 该剖面岩石归为早三叠世中期更合适.从该剖面钻取样品93个(11个采点),测试了57 个样品. 逐步热退磁与多磁组分分离 采用仪器DSM—I,TSD—I,对标准圆柱体样品(直径2.5cm,长2.2cm)进行剩磁测 量和逐步热退磁,还使用KLY一1测定退磁样品的室温初始体磁化率,以监视可能发生的 矿物变化. 对代表性样品进行逐步热退磁检验,运用软件LINEFINDva对退磁矢量序列进行分 析.根据分析结果及剩磁矢量变化特征,对其余样品进行2—6步不等的退磁以分离各磁 组分. 剩磁在逐步退磁过程中的变化形式有6种,文中给出采点TE/C样品的情形(见图 1和表I). T.. JJ】^ :07 NMo7mA,m NRM/RM.../ S mA/m TEC8. _ 05mA/ 3】0O】c\NRM .嘭0 图1采点TE/C典型样品逐步热退磁矢量的正交投影 ●矢量末端在水平面上昀投影;O矢量末端在垂直面上的投影 所有样品的天然剩磁方向较离散(图2a),特征剩磁(ChRM)方向趋于集中(图2b, c),说明次生剩磁的干扰已经排除,磁成分的分离是有效的. 738地球物理 衰lTE/C采点典型样品多磁组分分离结果 线段地理坐标下的方向 样品组分 序号温度(屯)偏角D(.)倾角J(.) TE—C3l一22O一100282.;+,一8.53;.;十卜一6.9oP2 一6300一00272.4+f一8.22t.6十f一7.6OP2 儿一13620—670122.,+f一3.9—2.9十f一3.8ChRM TE—C81—220一i001.;+,一¨.154.9+f一6.4oPl 2—7100一50324.9+f—l7.848.7十卜一11.6OP2 9一t4^0一原点t55.8+,一t2.5—2.5+f_一n.4ChRM 图2剩磁方向的等角赤平投影 (a)地理坐标下样品的天热剩磁方向投影; (b)地理坐标下#品的特征剩磁方向投影; (c)褶皱展平后备球点特征剩磁方向及9;%置信圆. ?,0榴驻东翼的方向;▲,△褶皱西翼的方向; o,△上半球投影;?,▲下半球投影. 四,磁组分强度和携磁矿物分析 天然剩磁的各磁组分方向被确定后,希望了解它们的强度及其在退磁过程中的变化 规律.因为可从其实验室稳定性谱(解阻温度谱或矫顽力谱)认识可能的携磁矿物. 采用李燕平博士介绍的方法,由下式计算各组分的强度: A—M?B?(B?B)一,(1) 其中B一(,,,,)(—l,2,…,)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