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广二号小蚕用人工饲料配方和制作工艺初步探究
摘要:利用正交试验,选择饲料配方、料水比和 蒸煮时间为考察因素,对两广二号小蚕用人工饲料配方及制 作工艺进行筛选。通过1?2龄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 的饲养方式,测定不同处理小蚕期的生长发育和适应性各指 标及大蚕期的体重、茧质等指标,并以小蚕综合适应性指数 和全龄综合评价指数来选择最优处理。结果表明,最优组合 为配方II、料水质量比1 : 1. 8和蒸煮60 min, 3个因素对 试验的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料水比、饲料配方、蒸煮时间。
关键词:家蚕(Bombyx mori L.);人工饲料育;正交 试验
中图分类号:S881. 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439-8114 (2013) 22-5512-04
家蚕(Bombyx mori L.)人工饲料育研究开始于20世 纪60年代,由日本的福田纪文和伊藤智夫首次在实验室获 得成功ol977年起,日本开始在农村正式普及人工饲料养蚕, 至1992年人工饲料育小蚕共育所占的比例达43%[1]。中国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开始对人工饲料养蚕进行研究。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浙江大学蚕学系、山东农业大 学蚕学系、山东省蚕业研究所等单位相继研制出低成本人工 饲料。其中,崔为正等[2, 3]研制的膨化颗粒人工饲料针对 菁松X皓月、广食性家蚕新品系“杂A”等品种,张亚平等 [4]研制的粉体饲料对菁松X皓月、春蕾X镇珠、秋丰X白 玉等蚕品种,皆获得了较好的养蚕成绩,并在山东部分试验 点小范围推广。而关于广西的现行蚕品种两广二号人工饲料 育的研究并不多。研究表明,家蚕的人工饲料摄食性受遗传 主基因控制,所以品种间存在较大的差异[5]。此外,家蚕 是否摄食人工饲料及摄食后是否能正常生长发育还取决于 人工饲料配方,涉及到其营养组成、物理性状和人工饲料的 组成等[6] o
本试验利用正交试验设计,以两广二号为试验对象,小 蚕综合适应性指数和全龄综合评价指数为指标判断人工饲 料配方、料水比、蒸煮时间这3个因素对养蚕成绩的影响, 并找出最优组合,旨在为两广二号的低成本人工饲料的研究 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 1试验材料
供试蚕品种为两广二号,由山东广通蚕种集团有限公司 提供。
家蚕人工饲料主要成分为桑叶粉、脱脂大豆粉、玉米粉、 桑绿枝粉、维生素混合物(维生素B、维生素C、肌醇等)、 无机盐混合物(磷酸二氢钾、氯化钾、硫酸亚铁、碳酸钙、 硫酸镁)、没食子酸、柠檬酸、山梨酸、强力霉素等。其中, 桑叶粉产自河池学院桑蚕实训基地,春叶,粉碎细度2160 目;脱脂大豆粉采用宜州本地的大豆粕加工而成,粉碎细度 2160目;玉米粉为玉米粒粉碎过筛而成,粉碎细度三160 目;桑绿枝粉为桑树绿枝烘干后粉碎加工而成,粉碎细度 2120 目。
1. 2试验设计
根据正交试验,以饲料配方、料水质量比和蒸煮时间为 因素,分别设置3个水平,因素与水平见表1,选用正交试 验表L9 (34)进行试验,试验参照文献[7]。各配方中除桑 叶粉、脱脂大豆粉、玉米粉外,还添加10%的桑绿枝粉,固 定比例的维生素、防腐剂和无机盐混合物。
按照正交试验设计表,本试验设9个处理组及桑叶育对 照组。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次重复,每个重复取1 000头蚁 蚕,1?2龄采用人工饲料育,1龄平板育,饲育温度 (29土1) °C,湿度三90%;2龄切条育,饲育温度(28±1) °C, 湿度285%; 3?5龄采用常规桑叶育,3龄起蚕后,根据小 蚕综合适应性指数,选出3个成绩较优的处理继续饲养,其 余淘汰。对照区全龄按常规桑叶育标准饲育。
1.3调查项目
调查各组24 h疏毛率、2龄起蚕率、216 h存活率、发 育进度,以及各龄眠蚕体重、熟蚕体重、全茧量、茧层量、 茧层率、4龄起蚕结茧率(以下简称结茧率)、虫蛹生命率等。 数据用SPSS 19.0进行数据分析。部分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发育进度二(目标龄蚕头数X50+目标龄眠蚕头数X100+ 后龄蚕头数X150) /特定时间总蚕头数[8]
小蚕综合适应性指数=24 h疏毛率指数X30%+ 1龄眠蚕 体重指数X 10%+2龄眠蚕体重指数X10%+ 2龄起蚕率指数 X20%+216 h 存活率指数X30%[9]o
全龄综合评价指数二小蚕综合适应性指数X20%+结茧率 指数X20%+虫蛹生命率指数X20%+全茧量指数X20%+茧层 量指数X10%+茧层率指数X10%[10]o
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处理人工饲料对两广二号小蚕期生长发育和 适应性的影响
各处理的发育进度以及与综合适应性指数有关的24 h 疏毛率、1龄眠蚕体重、2龄眠蚕体重、2龄起蚕率、216 h 存活率等指标见表2。由表2可知,给予不同处理的人工饲 料,两广二号的24h疏毛率、1龄眠蚕体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