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 心房扑动(AF)和心房颤动(Af)是两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后者更常见。房扑和房颤在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过程、治疗和预防上都有相似之处,而且房扑和房颤能够彼此诱发或相互转化,所以不能把二者分开。 心房扑动 房扑是一种较常见的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大约是房颤的十分之一。 多见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例如,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各种先天性心脏病和肺心病,以及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药物复律过程中等等。 房扑多数为阵发性,也可以持续数天,甚至数年。 定义 房扑是心房肌连续不断地进行快速的规律性的除极和复极,在心电图上没有P波心房激动表现为形态、方向、幅度完全相同的,近似锯齿或波浪样的扑动波,称为F波。 波与波之间的间距匀齐,频率在220~450bpm之间,多为250~350bpm 分类 典型房扑:又称I型房扑,F波频率240~350pbm,各导联F波形态固定,频率匀齐,根据部分导联F波形态又分两种: 常见型:II、III、aVF导联的锯齿波锐角尖端向下(负向),较常见。 少见型: II、III、aVF导联的锯齿波较圆顿,凸面向上(正向)。 典型房扑经快速心房刺激可以转复为窦性心律。 不典型房扑:又称II型房扑,F波频率一般超过350bpm,形态没有明显规律。 不典型房扑经快速心房刺激不能转复为窦性心律。 发生机制 灶性自律性增高 房内折返(房扑发生的主要基础) 右房和左房存在许多生理解剖障碍,例如。二、三尖瓣环,冠状静脉窦口,肺静脉和腔静脉入口,心脏手术后的瘢痕等,都可成为折返形成的解剖基础。 典型房扑是右房内围绕三尖瓣环的大折返,由于此折返环经过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之间的“峡部”,因此典型房扑又称“峡部依赖性房扑”。 其它折返环不经过“峡部”的房扑,统称为“非峡部依赖性房扑”,体表心电图绝大多数为非典型房扑的特点。 心电图表现 出现一种连续、规则、快速、宽大畸形的心房波,称为扑动波或F波。在II、III、aVF导联上最明显。 F波频率范围为250~450pbm,典型房扑在250~350pbm之间,通常为300bpm,超过350bpm多为不典型房扑。 根据房室传导比例固定,心室律可规律匀齐,房室传导比例不固定,心室律可不规则。 QRS波群一般正常。 心房颤动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成人发病率为0.3%~0.4%。 房颤好发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主要危害是房室率不规则和快心室率造成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血栓栓塞机会的增加,以及心房肌的电重构。 定义 心房的不规则的、紊乱的电活动,频率350~600bpm以上。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形态、振幅、时限、方向各异的颤动波(f波),等电位线消失;在房室传导功能正常时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发生机制 主要有四种学说 多发生型快速激动学说:心房内多个起搏点发生快速激动。 多发性为折返学说:激动在心房内沿无数个微折返环折返。 巨折返:激动在心房内沿着巨大折返环折返传导,沿途发生快速且不规则的f波。 激动在肺静脉折返,形成局灶性房颤。 分类 根据发作持续时间分类: 阵发性房颤 指发作能自行终止的房颤,持续数秒至数天。 持续性房颤 之不能自行终止,但经过药物或电转复治疗后能够恢复窦性心律的房颤。一般持续发作一周以上。 永久性房颤:用各种治疗手段均不能终止的房颤。 根据f波粗细分型 粗波型房颤 f波振幅>0.1mV的房颤。多见于风心病二尖瓣狭窄、甲状腺功能亢进。对药物复律或电击复律疗效好、复发率低。 细波型房颤 f波振幅<0.1mV的房颤,有时f波纤细到难以辨认。多见于冠心病及病程较久的慢性房颤。对药物复律或电击复律疗效差、复发率高。 扑动型房颤 又称不纯性房扑。f波波幅较大近似房扑的F波,但形态、大小不同,频率在房扑与房颤的临界附近。 心电图表现 P波消失,代之以一系列连续、快速、不规则的f波。 f波在II 、III、aVF和V1导联最明显。 f波的频率多为350~600pbm。 心室律绝对不齐。 QRS波群形态一般正常。 在房颤的基础上,间断或连续出现规则的心室激动,这需考虑下列一些情况: 房室分离:心房为颤动节律,心室律为交界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则两者在房室交界区发生干扰脱节。 房颤伴高度房室阻滞:绝大多数f波未能下传心室,房室传导几乎完全阻滞,心室率缓慢,常伴有频发的交界性逸搏或室性逸搏,逸搏周期较长而固定。 房颤伴完全性房室阻滞:所有f波均不能下传至心室,心电图表现为房颤伴缓慢而匀齐的心室律。心室律为交界性或室性逸搏心律。 特殊类型的房颤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