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有粘结预应力技术
在玉溪聂耳纪念馆、图书馆、演艺中心工程的应用
内容提要: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应用出现超高层、超大跨、超大体积、超大面积、超重货载等各种行业、各种形状、不同功能的结构物。其中有不少项目工程体量大、技术复杂、施工难度大,但由于应用了先进技术,包括预应力混凝土应用技术,保证了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充分显示了我国混凝土工程技术领域具有的雄厚实力。本文就有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作一简要阐述。
关键词: 有粘结 预应力技术 工程 应用
一、工程概况
玉溪聂耳纪念馆、图书馆、演艺中心工程位于玉溪市棋阳路延长线上。工程总平面呈椭圆型,设计为地下一层,地上周边五层,层高4.8m,建筑中央为演艺大厅,总建筑面积38000m2。演艺中心共有七条后张有粘结预应力大梁。其中两条看台斜梁,截面尺寸为600mm×3803mm,净跨8587mm,每条梁配有两束5?
在舞台区与观众区正上方有5条预应力大跨度混凝土台口梁。其中14.35m标高层及19.15标高层梁截面尺寸为800mm×1600mm,在23.35m标高层、28.15m标高层及33.35m标高层梁截面尺寸为800mm×2000mm,均为23.18m的净跨,预应力钢绞线呈双抛物线型(如图2)
配筋为两束5?j15.24钢绞线。工程所有预应力大梁混凝土等级为C40,钢绞线为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fptk=1860N/mm2,锚具采用QMl5-5系列群锚锚具,采用?65金属波纹管成孔。
二、预应力分项工程的主要特点及难点
该工程中在同一轴线不同标高的五条大跨度预应力混凝土台口梁为简支梁,周边无次梁,处于悬空状态。相较于周边有次梁的预应力梁施工难度大很多。具体有如下几个难点:
l、预应力大梁反拱值大,如果按顺向张拉(即由下向上逐层张拉),在下部支撑没拆除状态下进行张拉锚固,大梁难以反拱。拆除上部支撑后预应力混凝土的压缩损失增大,影响混凝土建立预压应力。
2、如果按数层浇筑,反向张拉顺序施工(即浇完全部五条预应力梁后,从顶层向下逐层反向张拉),施工张拉时能正常起拱,混凝土压缩损失在张拉时即已完成,后期损失小,是设计的理想状态。但是,五条预应力梁在施工时脚手架搭设又是难题。其一、施工浇筑完时脚手架总高24米,旁边没有附着物,稳定性要解决;其二、五条预应力施工荷载叠加,脚手架承载力要解决;其三、周转材
料多、工期长、成本增加。权衡质量和成本关系后,决定采用数层浇筑,反向张拉施工工艺。这样成本虽然增加不少,但质量能得到有效控制。
三、预应力分项工程的施工过程及主要控制点
1、工艺流程:
支23.35m标高层预应力台口梁底模板、扎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定位埋设及安装各种组件、支侧模、隐蔽验收、浇混凝土→ 支28.15m标高层预应力台口梁底模板、扎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定位埋设及安装各种组件、支侧模、隐蔽验收、浇混凝土 →支33.35m标高层预应力台口梁底模板、扎普通钢筋、预应力钢筋定位埋设及安装各种组件、支侧模、隐蔽验收、浇混凝土
2、支撑脚手架搭设
对于本工程,脚手架搭设24米高,周边无附着拉杆,另外脚手架需承载五条大跨度预应力大梁叠加荷载。解决支撑稳定性和支撑承载力是保证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的控制性工作。
本工程中解决支撑稳定性问题采用下宽上窄呈宝塔形式搭设支撑架管方式解决。
预应力大梁每榀重约80吨,五榀叠加总重约400吨。如果全部荷载传至下面支撑架管上,且支撑立在9.55m层楼板上面,竖向支撑每平方米荷载约16吨,显然难以承载。后经设计单位与预应力专业施工单位计算,预应力大梁浇筑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在不张拉预应力束的情况下,大梁自身能承担约80%的自重。基于此,竖向支撑只要能承载两条大梁(约160吨)荷载即可。搭设方法如下:
四、张拉对比测试
为了验证顺向张拉与反向张拉顺序对施加预应力的影响大小,我们作了对比测试。方法是先张拉标高t4.35m层大梁预应力束并锚固,但不灌浆。测量其跨中反拱(百分表)、预应力张拉力、伸长值。然后按方案确定的张拉顺序张拉顶层预应力梁,灌浆并拆除该梁支撑。循环上层施工顺序张拉完19.15m层并拆除该层支撑后再次补张拉14.35m层预应力束,测量其反拱、伸长值。比较上部有支撑时和上部无支撑时伸长值、反拱的变化情况。实际对比状况如下表:
对比项目
14.35m层预应力大梁
备 注
理论
计算
上部有支撑时
上部无支撑
时补张拉
?
张拉力
911.5KN
911.5KN
911.5KN
跨中反拱测量时间在该梁全部张拉结束后
伸长值
198m
189mm
8mm+189mm
跨中反拱测
6mm
2mm
4mm+2mm=6mm
上部支撑变形
?
跨中4根钢管有明显弯曲变形
上部无支撑
预应力梁上部有支撑和上部无支撑两种状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运动康复师 膝关节骨关节炎(KOA)运动处方习题库.doc VIP
- 铝包钢芯耐热铝合金绞线.docx VIP
- 2025年康复治疗师《糖尿病康复》运动处方习题库.doc VIP
- 东方证券2021ESG报告.PDF VIP
- 2025年康复治疗师《康复体育与运动处方》习题库.doc VIP
- 山东省日照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校际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pdf VIP
- 合肥工业大学介绍PPT模板.pptx VIP
- 2025年历届广西单招试题及答案.docx
- 2025年康复治疗师《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习题库.doc VIP
- 2025年康复治疗师《骨折术后康复分期训练》习题库.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