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性构建的几点思考.docx

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性构建的几点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文诲见代脚建的几点思考 2017-11-17 22:32:33克拉玛依学刊2017年5期 摘要:中国古代文论博大精深、蕴藏丰富,理应成为我们新时期文论构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 但其现代性构建的可行性和构建途径一直是学术界聚讼不已的话题。在秉持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性构建 的可行性前提下、在借鉴张伯伟先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著作基础上,文章选取“以意逆 志”“推源溯流”以及小说评点三个方面,结合当代西方文论,以小见大,深入挖掘在现代仍有适用价值 的观点,探索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构建Z路。 关键词:屮国古代文论;可行性;现代性构建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 10.13677/j.cnki.cn65-1285/C.2017.05.12 欢迎按以下方式引用:秦瑞英?屮国古代文论现代性构建的几点思考[J]?克拉玛依学刊,2017(5) 63-68. 中国古代以诗文为正统,小说到魏晋才初具规模,唐代中期才有了成熟的文言短篇小说一唐 传奇,而口话长篇小说则直到元明Z际才形成;且小说历来被视为与诗文雅文化相对应的史传不载的 俗文化,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就谈到“小说自来无史”[1]4。因此,与之相应的中国古代文 论大都是针对诗文而言,有关小说、可以称得上有针对性的理论大概只有评点和考据索引。 而小说作为现今当之无愧的文学主流,重点针对诗文系统的中国古代文论很难直接用作当代小 说理论的构建,也就是所说的范畴限制。所以曹顺庆先生旗帜鲜明地提出“重建屮国文论话语的途径, 主要是借助于古代文论的话语转换n[2]8-11o但是这种转换是否可行、能否顺利实现中国古代文论的 现代性构建,医好中国文学理论的“失语症”,学术界则众说纷纭。笔者赞同张少康先生的观点,认为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构建是可行的,具体则是以中国古代文论为母体和本根,在深入研究和辨析西 方文论和当前中国文学创作实际的基础上,博观厚积、消化融合,进而升华构建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 41-53在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性构建的具体方法上,笔者赞同蔡钟翔先生的观点,即从局部理论入手, 35-41从屮提取可用养分,在逐步探索屮构建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Z路。 一、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性构建的可行性论证 屮国古代文论虽然有其产生的特定社会历史条件,有其独特的范畴和适用性,“转化”之路并不容 易;但是纵观社会历史发展,“话语转化”是有其可行性的。 首先是历史的可行性。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或由于战乱被迫沟通,或出于文明自身向外扩散 的和平沟通,中国文化始终都以自身的包容性对外来文明进行了本土化的解读、融汇和发展。自魏晋 开始繁盛的佛教经唐以后彻底转换成屮国韵味的禅宗,以及近代马克思主义屮国化都是最好的例证。 其次是文化的可行性。屮国传统的儒道文化都是包容性文化,这一包容性集中体现在《易经》 的厚徳载物上。而“泰山不让土壤,江河不择细流”的开放传统以及求同存异的博大胸怀使得中华民族 能够正视世界的多元化,尊重差异,并在分歧中积极谋求互补和重构,从而完成自身文明的进步。 最后是文论自身生命延续的可行性。屮国文化有其自身生长的土壤,在这种土壤屮孕育的文论 一经出现,便有其自身的生命。它累积着儿千年来中国文学批评的精神成果,即使因范畴所限,旧有 的理论在当今的适应性大打折扣,但却理应是我们当今文学批评的根本点和立足点,是我们构建当代 中国特色文学理论的母体和精神来源。 因此,笔者认为屮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构建是可行的,具体则是首先强化屮国古代文论这一根 本,并以此为主干,在广泛类比、辨析西方文论的基础上,取其互补和相得益彰的理论为枝叶,实现 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性转换和构建。 二、中国古代文论现代性构建的局部理论分析 1. “以意逆志”的现代性构建 “以意逆志”是孟子在性善论基础上构建的批评方法。孟子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圣人之心与 凡人之心千古相通,因此可以用“推心”之法上求古人之志、下盼后世知音。所以司马迁在论述自己创 作《史记》的缘由时才会说“故述往事,思来者”“思垂空文以自见”。因以性善论为基调,所以“以意逆 志”所求之志也就是古人之“心”,必然是性善论基础上的“赤子之心”,也即李贽所谓“童心”;同吋“以意 逆志”还进一步耍求将诗人的“个人心”扩充为“人类心”。⑸19强调“文以载道”,主张融合了对人类关怀 的“志”的作品才是贯通千古的经典作品。 “以总逆志”学说内在地包含了当代西方文论屮的解释学和新历史主义的核心要素。西方解释学分 为古典解释学和哲学解释学两派,以施莱尔马赫为代表的古典解释学主张通过理解活动还原文本周有 的、作者的原意,施莱尔马赫将这种理解定义为“避免误解”。而哲学解释学派的代表伽達默尔秉持“意 义创造说”,认为读者和文木都是历史的产物,对作甜的理解实质是读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