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肖云武-阿米巴病.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1 【概 述】 溶组织内阿米巴感染人体所致疾病统称为阿米巴病(Amebiasis )。 按其寄生的部位及临床表现可分为: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和肠外阿米巴病 由于卫生条件的逐年改善,阿米巴病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较少见。但并未绝迹。 阿米巴痢疾(肠阿米巴病) 阿米巴痢疾(amebic dysentery)由溶组织内阿米巴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侵袭近端结肠和盲肠。 临床特征:腹痛、腹泻、暗红色果酱样粘液血便带有腥臭味。全身症状不重,但易迁延为慢性或多次复发,也可能在肝、肺、脑等处形成迁徙性脓肿。 【病原学】 寄生于人口腔与肠道的阿米巴有很多,但仅溶组织内阿米巴对人体具有致病性。   阿米巴包囊 滋养体抵抗力甚弱,在体外很快死亡,即使进入消化道后也很快被胃酸杀灭,不具有感染性。 包囊在体外具有较强的抵抗力 【发病机制】 肠阿米巴病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盲肠及升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等处次之;感染严重者可累及全结肠和小肠下段 肠壁溃疡的特点:呈烧瓶样(flask-shaped ulcer),溃疡间粘膜正常 【流行病学】 (一)传染源 慢性患者、恢复期患者及包囊携带者是本病主要传染源。急性期患者仅排出滋养体,在外界中迅速死亡,意义不大。 (二)传播途径 通过污染的水源、蔬菜、瓜果食物等消化道传播,亦可通过污染的手、用品苍蝇、蟑螂等间接经口传播。 (三)易患人群 普遍易感,感染后不产生保护性抗体,故可重复感染。 (四)流行特征 本病遍及全球,多见于热带与亚热带。我国多见于北方。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男性高于女性,成人多于儿童,大多为散发,偶因水源污染等因素而暴发流行。 【临床表现】 潜伏期 : 多数为1~2周,1 周至数月不等,甚至可长达1年以上。 (一)无症状型(原虫携带状态) 感染者无明显临床症状,但在整个感染期间粪便中持续有包囊排出。常规粪便检查多数能找到包囊。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和分类正常,暴发型时或有继发感染时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增高。慢性患者有轻度贫血。 2. 大便检查 取材:新鲜大便的粘液及血液部分 确诊依据:找到溶组织内大滋养体 发现夏科—莱登结晶:有辅助诊断意义 慢性患者找到包囊。 3.乙状结肠镜或纤维肠镜检查 可见肠壁大小不等的溃疡,溃疡间粘膜正常。 溃疡面刮片镜检发现滋养体的机会较多。 有助于阿米巴瘤与肠癌的鉴别。 4.血清学检查 一般用于粪便检查阴性者,尤其对肠外阿米巴病的诊断意义更大。 常用方法:间接血凝(IHA)、免疫荧光抗体(IF)和酶联免疫吸附(ELISA)等。肠阿米巴病的阳性率可达80%~90%。 【治 疗】 1.一般及对症治疗 胃肠道隔离 肠道隔离至症状消失、大便连续3次查不到滋养体和包囊;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 进食易消化,刺激性少的食物 补充热量及维生素,加强营养 2.病原治疗 甲硝唑(灭滴灵):是首选药物 对组织型及肠腔型滋养体均有杀灭作用。 用药安全,副作用少(消化道为主,多可耐受) 用药前后忌酒:抑制乙醛氧化酶活力 孕妇忌用 用法:0.4~0.8,3/日,5~7天。 依米丁 直接杀灭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对肠腔内滋养体及包囊无效。使用于危重型病例。 除胃肠道症状外,长期应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和中毒性心肌炎。 毒性较大,一般使用于危重病人。 二氯尼特(安特酰胺,二氯散) 是目前最有效的杀包囊药物,对轻型及带包囊者的疗效80%~90%。 其他药物 双碘喹啉、喹碘方、碘氯喹啉等:主要对包囊 携带者及慢性感染者有效。 四环素、巴龙霉素等:主要通过抑制肠道共生细菌而影响阿米巴的生长繁殖,尤其对肠阿米巴病伴发细菌感染时效果尤佳。 3.并发症的治疗 暴发型:常有细菌感染,应加用抗菌素。 大量肠出血:输血,补液,止血。 肠穿孔、腹膜炎:在甲硝唑和抗菌素控制下进行手术治疗。 【预 防】 (一)管理好传染源   发现和彻底治愈病人和带包囊者是根本措施。实行消化道隔离。 (二)切断传播途径   认真贯彻执行“三管一灭”(即管好水源、食物和粪便、消灭苍蝇),严格贯彻、执行各种卫生制度。 (三)保护易感人群   加强个人防护,注意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尚无疫苗应用。 【护理评估】 一、病史 是否来自疫区,有无不洁 饮食史等 二、身心状况 1. 症状与体征:以右下腹痛和果酱样大便较具有 特征性。 2. 社会与心理因素 三、实验室检查 【护理诊断】 1.腹泻 2.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