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研究现状与进展.docx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研究现状与进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研究现状与进展 杨柳1赵爱光2(通讯作者) (1上海中医药大学201900) (2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肿瘤一科200032) 【摘要】 分析了晚期胃癌治疗现状,从中医学对胃癌的论述、现代各家治 疗经验等方面综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胃癌的研究进展,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提 供了参考。 【关键词】晚期胃癌 中西医结合 治疗 综述 【中图分类号】R5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 (2014) 06-0040-02 中国每年癌症新发病例约为220万,因癌症死亡人数大约160万。近二十年 来,中国癌症死亡率上升了近30%,每四、五个死亡者中就有一个死于癌症,居 死亡原因之首。其中,胃癌是全球共同关注的世界性卫牛问题。据估计,世界范 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中胃癌排名第二[1]。2007年美国胃癌新发病例估计超过 21,260例,因胃癌死亡人数约21,260例[2]。在中国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 一,占全部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占消化道肿瘤的首位。 晚期胃癌(advanced gastric cancer, AGC)也称进展期胃癌,相当于美国癌症联 合委员会(AJCC)提出的TNM分期中的III、IV期胃癌。AGC Q失去了手术根治的 机会,治疗手段主要包括姑息性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牛物免疫治疗、中医药 治疗等。姑息性手术治疗主要用于减轻患者肿瘤负荷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牛;放疗 在局部晚期胃癌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用。化疗在晚期胃癌治疗中可发挥主导作 用,对有症状的患者有姑息性治疗效果。 中医药着眼于全身状态的调节,长于辨证论治、扶正培木,可增强肿瘤患者 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改善生存质量,但在临床上对癌灶作用不够显著。西 医则以手术、放疗及化疗等针对癌灶的治疗为主,但有一定的副作用,对机体的 免疫功能及抗病能力常带来损伤,影响生存质量,尤其对晚期肿瘤患者缺乏有效 方法。经大量临床观察表明,把中医与西医进行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充分发挥 二者之长,在提高疗效⑶、延长患者生存期及维护和改善癌症患者生存质量方 面,可取得比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更佳的疗效。 一、中医学对胃癌的论述 中医古典医籍中无胃癌称谓,但对其相关病证却早有认识。《黄帝内经》中提 到“食痹”,指食后不能消化、闷痛气逆、必吐岀乃止。这是针对胃癌相似症状 较早的称谓。另外还有胃月完痛、心痛痞满、膈中等,都是对胃癌相关症状的描述, 伏梁、心腹积也是这一吋期对此类病证的称谓。《难经》提出脾积、痞气等病名, 以后的众多医家对于脾积、痞气的描述均源于此。东汉末年张仲景《金匮要略》 中首次出现“胃反”称谓,从此,胃反一词广为后世医家援引。至晋、隋、唐吋 期有症坚、结积、腹中积、胃反、反胃、脾积等称谓。宋代《卫济宝书》和《仁 斋直指附遗方论》中首先有“癌”字记载。宋杨士瀛《仁斋直指附遗方论》H: “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其中“穿孔 透里”的性质,是对癌症易于浸润转移这一特点的形象描述。陈无择《三因极一 病证方论》一书中提到“积心痛” 一词,该书将反胃称为“食呕”。在病因病机 方面不外乎以下几个观点:1)脾虛:李东垣曾指出“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张 景岳也曾指岀“反胃者,食犹能入,入而反岀……以阳虛不能化也,可温可补”, 可见古人早就认识到脾胃阳气受损常为多种内科疾病发生之根本原因,亦认识到 脾胃亏虛是胃癌的主要病因病机。2)痰结:朱丹溪首先指出肿瘤与痰有关,《丹 溪心法》中记载“凡人身上,中,下有块者,多是痰”,又言“痰之为物,流动 不测,故其为害,上至巅顶,下至涌泉,随气升降,周身内外皆到,五脏六腑皆 有。”其致病范围的广泛性及移动性,与现代医学肿瘤发病部位不固定、易转移 颇为相似,并提出“消痰散结法”治疗胃癌的思路。李东垣《脾胃论》中载有“下 腔不通”病名;朱丹溪称“翻胃”、“噎膈”;罗天益在《卫生宝鉴》中称为“腹 中积聚”;明清吋期继续称为“翻胃”、“噎膈”。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 提到“胃癌” 一词,言:至西人则名为胃癌,所谓癌者,如“山石之有岩,其形 凸出也”。此处所指的噎膈一病与现代所指的贲门癌类似。 二、现代各家治疗经验讨论 现代医家根据不同的病因总结岀各自的治疗方法,如杨继泉⑷等探讨:温寒 化瘀,健脾降胃,解毒抗癌的中药对治疗中晚期胃癌中的作用。将102例中晚期 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单纯中药组以温寒化瘀,健脾降胃,解毒抗癌法治疗69例, 中药加化疗组治疗33例。 结果:体倦乏力、面色无华等症状缓解情况以及生活质量方面,单纯中药组优于 中药加化疗组;单纯中药组中50例经随访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56.4%、 45.4%,中位生存期为2.45年,而中药加化疗组经随访30例中,1、3、5年生

文档评论(0)

ggkkp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