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有效性不足原因 我国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与M2、CPI、信贷规模等呈正向的关系。这不符合传统的货币政策理论 ,说明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失效。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结构 外汇储备过多 超额准备金率较高 信贷规模增长过快 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金融体制方面 经济发展方面 计提方法不科学 对准备金支付利息 二者相互作用 金融体制方面 法定存款准备金结构 对准备金支付利息 存款准备金的计提方法不科学 采用一刀切的方法 一方面对所有金融机构都采用相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另一方面对不同的存款也采用相同的存款准备金率。 计提方法是以旬末余额为基数 这种方法虽然简便,但却不能反映即期的余额变化情况,为商业银行逃避存款准备金创造条件,削弱了准备金政策的功效 。 在面临通货紧缩压力时,商业银行不愿风险放贷,准备金却可以取得利息收入;在经济繁荣时,银行信贷扩张快,以提高准备金利息来刺激货币回笼效果也不明显 超额准备金率较高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额较高,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只需相应减少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即可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 超额准备金率的结构 年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率 5.38 5.25 4.17 4.8 3.5 国有银行 4.12 3.54 2.7 3 2 股份制商业银行 8.37 7.47 4.81 7.2 3.7 农村信用社 8.11 10.34 11.28 10.8 8.9 分析 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额较高,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时,商业银行只需相应减少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即可满足法定存款准备金要求。这种商业银行自主灵活持有超额存款准备金制度,冲击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发挥作用的条件。 返回 外汇储备 2003—2004 2005—206 2007—2008 2003年:403.251 2004年:609.932 2005年:818.872 2006年:1066.344 2007年:1528.249 2008年:1946.03 外汇储备增加原因 巨额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是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 外汇储备增加原因 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又导致金融机构外汇占款每年以较快的速度猛增。 外汇储备增加原因 人民银行被迫吐出大量的基础货币,并且这种趋势仍在继续 十亿美元/年 固定资产投资 2008 2007 2006 2005 2004 2003 70477.40 59028.20 55566.60 45811.70 172828.40 148738.30 137323.90 117464.50 109998.2 93368.70 88773.60 75095.1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 亿元/年 信贷规模 2004:2927017 2003:2479957 2008:6076697 2007:4977230 较上年增长18% 连续多年出现这种贷款绝对数量居高不下的局面与我国商业银行缺乏其他的投资和盈利渠道、过度依赖贷款盈利的商业行为有关。 较上年增长18.9% 较上年增长22% 2006:4046127 2005:3401748 综上,从我国金融体制和经济发展两个方面对我国2003年-2008年屡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但成效并不明显的原因的分析,可以得出中央银行要想治理好我国的经济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宏观的分析和制度的改革创新。在再贴现和公开市场业务还不发达的我国,过分偏重利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来调控经济而不去发展完善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一味的通过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控经济的模式是否需要改变一下,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有效性 目录 法定存款准备金简介 总结分析 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有效性 我国各个阶段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目的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调控历程 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效果 法定存款准备金简介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按照其存款的一定比例向中央银行缴存的存款,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贷出去,必须按照法定比率留存一部分作为随时应付存款人提款的准备金。这个比例通常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越高,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越多,其可运用的资金就越少,从而导致社会信贷总量减少;反之,如果中央银行规定的法定准备率低,商业银行等上缴的存款准备金就少,其可运用的资金来源就多,从而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新教材适用】2025秋人教八年级上册数学知识清单(1).pdf VIP
- 冶金行业概况介绍.pptx VIP
- WS∕T 225-2024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pdf
- 专题07 标点符号六年级语文专项提升(统编版).docx VIP
- 【全册教案】2025-2026学年(统编版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册期末复习清单.docx
- 《手术室查对制度》课件 .ppt VIP
- 2408 操作手册.pdf VIP
- 机器人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报告:小米机器人更新迭代,AISoC芯片受益.pdf VIP
- 电子行业专题报告:边缘AI浪潮已至,AISoC赋能终端奋楫争流.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