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M2.5和PM10之间的比例通常在0.5-0.8之间 教学中还有一类概念,对学生来说要求不深,但是对教师来说则应该明确,不然就会说错、用错。例如关于重力高中的要求并不高,现在人教版高中教材上对重力的叙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对这句话怎么理解呢?由于重力是在高中刚开始学习物理时就碰到的物理量,不可能将重力的确切含义讲清楚,所以用了并不是一个严格定义的说法,只是让学生想到重力是因为地球吸引而产生的。这时学生认为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引力也没关系。 不过作为老师对此应有正确的理解。教学中关于重力我们常听到老师这样一些说法:(1)重力就是地球的万有引力;(2)重力是引力的一个分力;(3)随地球一起转动的物体所表现出受地心的引力。那么这些说法是否正确,应该如何理解重力这一概念,教学中又如何把握呢? 说到重力就不能不说重量,因为中学里常由在地球表面称得的重量(重力的大小)来说重力。此时采用的是地面参考系,是非常惯性参考系,要考虑因地球的旋转而产生的惯性离心力,这时在地球表面物体所受到的重力W,是地心引力F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见图1)。有些大学物理书也将重力看成就是地心的引力,而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叫做“视在重力”,它的大小则应叫做“视在重量”。但是通常我们所说的“重量”就是“视在重量”,没有不含惯性离心力的“重量”。 所以通常不会在“重量”前加“视在”二字。此种情况下的“重力”就是“视在重力”的简称,它包含惯性离心力。 有关“重力”一词的矛盾主要来自这一点,即除地心引力外它是否还包含惯性力。赵凯华先生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说:“对于重力,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在区分天体相互作用和地心引力时,以及与弹性力、摩擦力并列谈‘常见的力’时,不必强调‘重力’包含惯性力,在讨论物体的重量时‘重力’必须包含惯性力。” 由上面的分析来看,第(1)种说法要看具体的语境,第(2)种说法是不对的,第(3)种说法不够清楚,建议不使用。 两类汽车有害排放物: 蒸发排放物(UHC) 尾气排放物(CO, NOx, HC, PM , CO2 ) PM CO HC NOx 危害: HC ? 光化学烟雾 NOx ? 光化学烟雾 影响人体健康 酸雨 CO ? 影响人体健康 PM ? 影响人体健康 Unburned Hydrocarbon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挑战2:汽车环保 * 中东部大规模霾污染事件与PM2.5 什么是PM? PM:英文“Particulate Matter”首字母缩写,表示“颗粒物”,由不同尺度颗粒物组成。 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不到人头发丝的1/20,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或“气溶胶”或“细颗粒物”。 PM10:直径等于或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吸入颗粒物”。 PM100:直径小于或等于100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总悬浮颗粒物”。 PM2.5与人头发丝尺度的对比 不同尺度的PM 中国汽车产销量在2010年达到1826万辆和1806万辆,预计2010-2015的增长率为7%~10%,2015-2020的增长率为5%~7%,2020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3269~4125万辆。 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10年年末达到约7997万辆,其中乘用车5957万辆,客车278万辆,货车1762万辆。预计中国汽车保有量在2020年将达到2.87~3.29亿辆。 中国汽车市场和保有量增长趋势 1990以来, 我国的石油消耗每十年翻一番 2000以来, 我国的车用燃油消耗从 7千万增加到 1.5 亿吨 中国的石油消耗与车用燃料消耗 中国石油消费量 (unit:100 Million Ton) 中国车用燃油消费 (unit:Million Ton) 汽车市场中长期趋势 乘用车仍将以10%左右的年均速度再增长10年,大致相当于GDP速度的1.5倍 中国未来面临严重的石油安全问题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挑战3:汽车能源 汽车保有量快速上升与能源安全的挑战 习总书记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与消费的革命。 油耗法规不断加严倒逼新型动力发展 国家电动汽车研发历程 * “十一五”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 “十 五” 863计划《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 “十二五”《电动汽车 》重点科技专项 燃料电池汽车 混合动力汽车 纯电动汽车 液体燃料(汽、柴油为主与替代燃料掺混,逐步发展到生物燃料) + 内燃发动机(尤其是直喷压燃式发动机) + 燃油车和混合动力车,逐步发展到可充电式混合动力电动车 气体燃料(天然气为主与其他气体燃料掺混,逐步发展到氢气) + 内燃机,逐步过渡到燃料电池发动机 + 燃气汽车及其混合动力车,逐步发展到燃料电池电动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发育生物学教学课件08-1 原肠作用.ppt VIP
- 【中考真题】2025年安徽省中考数学试题(含解析).docx VIP
- 2025年职业资格大学辅导员笔试-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docx VIP
- 一种电池模组手动入箱定位及导向机构.pdf VIP
- 边立新:《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导读.ppt VIP
- 纳米氢氧化镁晶须的制备及其分散性研究.docx VIP
- 肥厚型心肌病护理查房.pptx VIP
- 2025年内河码头行业现状分析报告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领导德性量表的编制.docx VIP
- 石化受限空间作业标准化管理方案-图文并茂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