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b)检查计划执行进度。是以计划期某一段时间为检查期,检查该段时间完成全期计划任务的程度。这种方法多用于控制生产计划的执行进度。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执行进度指标= 因为,检查时的实际完成数的时期要比计划数的时期短,所以,不能以100%作为完成计划的标准,而应以时间进度作为考核标准,比如,1~6月累计应完成全年计划的50%, 1~9月累计应完成全年计划的75%等。 【例】某公司2009年计划完成商品销售额1500万元, 1~9月累计实际完成销售额1125万元,则1~9月计划执行进度如何? 短期计划检查方法 1~9月计划执行进度= =75% 计算结果表明,该公司前三季销售额的计划执行进度为75%,按照考核标准,该公司前三季销售额的计划与时间同步(时间过3/4,任务完成3/4),只要第四季度保持前三季度的平均水平或有所提高,则年末就能完成或超额完成全年计划。 答案 2)中长期计划是指计划期五年或以上的计划,而多是五年计划。检查中长期计划一般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计算计划完成的相对数;二是计算提前完成计划的时间。 下达中长期计划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只规定计划期最末一年应达到的水平(水平法);二是规定整个计划期内累计应达到的水平(累计法)。那么,检查中长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方法也应有水平法和累计法两种。 中长期计划检查方法 水平法就是用末年实际水平与计划规定水平对比,以检查全期计划是否完成,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计划完成程度= 【例】某地区“十五”计划规定粮食产量2005年达到年产42500万吨的水平,实际执行结果,2005年达到43500万吨,则: 水平法 累计法是计划期内实际完成的累计数与计划规定的累计数进行比较,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程度= 【例】某地区“十五”计划规定:2001~2005年的五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合计为12960亿元,实际完成19745.75亿元,则: 累计法 2.当计划指标是相对指标时,计划完成程度指标多用于检查各种现象的降低率的计划完成程度。如单位产品成本的降低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率等的计划完成程度。 这些下达的指标计划数是比上期减少或提高百分之几的形式出现的,要使其计算的计划完成相对指标符合基本公式的要求,就不应直接用实际降低率或除以计划降低率或提高率,而应以包括原有基数在内的公式计算。其计算公式为: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提高率)=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降低率)= 2、计划任务数是相对数形式 【例】某企业2009年规定利润额要求比上年提高5%,实际执行结果是利润额比上年提高6%,则该企业利润计划完成情况如何? 利润计划完成程度 = (1+6%)/(1+5%)×100%=100.95%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利润额计划完成了100.95%,超过完成计划0.95%。利润额实际比计划多提高了1个百分点( 6%-5%)。 2、计划任务数是相对数形式 【例】某企业2009年某产品的单位成本水平计划规定比2008年降低5%,实际降低了7.5%,则该企业该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完成情况如何? 计划完成程度 = (1-7.5%)/(1-5%)×100%=97.4% 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该产品的单位成本计划完成97.4%,超2.6%完成计划。单位成本实际比计划多降低了2.5个百分点( 7.5%-5%)。 2、计划任务数是相对数形式 本节小结 1.统计绝对数又称总量指标,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3.统计相对数又称相对指标。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相对数有“有名数”和“无名数” 两种表现形式。 4.相对指标的计算有六种形式: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动态相对指标和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本节小结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1.含义: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或相对数,它是两个有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计算的比率。表明现象内部的结构、比例、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和联系程度。 例如:某年我国总人数中,男性占51.5%,女性占48.5%,人口出生率为12.14‰,自然增长率为5.08‰,人口密度为138人/平方公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等都属于相对指标。 一、相对指标的含义 作用: (1)相对指标为人们深入认识事物发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