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5
《古代汉语》复习题及作业
复习题
第一单元
文选部分:《左传·郑伯克段於鄢》1、《左传》的性质、作者以及历代注解情况。
2、常用词:寤、亟、岩、佗、城、国、厌、图、毙、鄙、贰、厚、暱、完、启、封、羹、阙、施、锡。 3、句式及其他:惊姜氏、佗邑唯命、参国之一、何厌之有、为之所、生民心、夫人将启之、公赐之食、何谓、何患、隧而相见、是之谓。
《左传·齐晋鞌之战》
1、常用词:陈、介、殷、险、殿、集、擐、即、援、败绩、越、奉、摄、任、劝。
2、句式及其他:不介马而驰之、郤克伤於矢、师之耳目,在吾旗鼓、三周华不住、从左右,皆肘之、故不能推车而及、有一於此,将为戮乎、人不难以死免其君。
通论部分:
古汉语语法知识:
一、词类活用
1、区分“词的临时活用”与“词的兼类”:朝、君
2、名词活用为动词;
动词、形容词、名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二、名词作状语
1、普通名词作状语:表示比喻、表示对人的态度、表示工具或凭借、表示处所
2、方位名词作状语
3、时间名词作状语
4、时间名词“日”“月”“岁”“时”等作状语时的特殊含义
三、数词、量词
1、基数
2、序数
3、约数
4、虚数
5、分数
6、倍数
7、物量表示法
8、动量表示法
四、代词
1、人称代词:吾、予、余;汝(女)、尔、若、而、乃;其、之、彼。
古代汉语人称代词的特点:单复数同形;古人的谦称和敬称等。
2、指示代词:近指;远指、无定代词(或、莫)
3、疑问代词:孰、何;安、恶、焉、胡、奚、曷。
五、副词
1、程度副词:殊、至、良;愈、益、弥;少、略。
2、范围副词:皆、悉、尽、咸、毕、具(俱)、举;但、仅、止、直、惟(唯);共、同、相、相与。
3、时间副词:已、既、尝;方、会、适;且;卒、立;素、姑;终、竟、亟;乃、即。
4、否定副词:不、弗;毋、勿;未;非。
5、语气副词:岂、其、独;殆、其、盖;反、顾;诚、固。
6、谦敬副词:请、谨、敬、辱;窃、敢、忝。
六、介词
于(於)、以、为、与。
七、连词
而、以、则、然。
八、助词
之、者、也、矣、乎。
兼词:诸;曷、盍;叵;焉。
九、判断句
1、用语气助词“者”“也”表示判断
2、用副词表示判断
3、用动词“为”表示判断
4、用判断词“是”表示判断
5、古代汉语判断句的活用:比喻判断句、因果判断句、压缩判断句。
十、被动句
1、意念被动句
2、形式被动句:於、见、为、被。
十一、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3、为了表示强调,宾语可以前置
十二、定语的位置
第二单元
文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1、《论语》的性质、编者及历代注解者。
2、常用词:事、陈、列、危、颠、柙、疾、辞、家、相、萧墙。
3、句式及其他:无乃尔是过与、是社稷之臣也、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修文德以来之、即来之,则安之。
《孟子·许行》
1、《孟子》的编者、性质及历代注解者。
2、常用词:氓、捆、爨、树、艺、任、秋阳、暴、膺、贾。
3、句式及其他:踵门、衣褐、饔飧而治、厉民而以自养、奚冠、奚为不自织、以铁耕、何为纷纷然与百工交易、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劳之来之,匡之直之、振德之、大哉,尧之为君、未能或之先也、江汉以濯之,秋阳以暴之、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子是之学、莫之或欺。
《庄子·逍遥游》
1、庄子其人及《庄子》的性质和编注者。
2、常用词:怒、扶摇、决、抢、控、莽苍、果然、年、特、修、绝、适。
3、句式及其他:南冥者,天池也、莫之夭阏、奚以之久万里而南为、彼且奚适也、彼且恶乎待哉。
通论:
古汉语词汇知识:
一、词的本义与变义
1、词的本义:定义;元、题、鲜。
2、常见例字:節、向、豆、字、益、集。
3、变义产生的方式:引申(尝、引)、修辞(崩、爪牙;兵)、活用(刃)。
二、词的古义与今义
1、词义的时代性:履、寺。
2、古今词义的差别:揭、僵、感激
概括范围不同(宫、臭、河、睡);含量多寡不同(尺);适用物件不同(产);词所指的物件在形制、用途、性质、状态等方面的不同(床、坐);感情色彩、轻重不同(谤、恨);其他(汤、领、劝、购)
三、词的文中义
渐;秋;披;折;夺;保;倚;及
四、单音词与复音词
1、貌似双音词的两个单音词:
2、偏义复词的两个词素不能等量齐观:
3、联绵词的特点与释义
4、同源词的定义
类型:比拟(食、蝕;支、枝、肢)、滋生(解、懈)、关联(奉、捧、俸)、裂变(贾、價)、语法变义
第三单元
文选:
《史记·淮阴侯列传》
1、《史记》的性质、作者、内容及注者。
2、常用词: 布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