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银行声誉_IPO质量分布与发行制度创新.pdf

投资银行声誉_IPO质量分布与发行制度创新.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5 卷第 2 期 经 济 学 (季 刊) Vol . 5 , No . 2 2006 年 1 月 China Economic Quart erly J anuary , 2006 投资银行声誉 、IPO 质量分布与 发行制度创新 金晓斌  吴淑琨  陈代云 摘  要  本文通过构建投资银行声誉的静 、动态分析模型 , 对投资银 行 、IPO 质量与新股发行抑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 并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和 方法 , 对有关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 : ( 1) 对投资银行的声誉与其承 销的 IPO 质量之间的关系来说 , 1999 年是一个分水岭 ; (2) 影响投资银行声 誉的主要因素是其综合竞争力 ; (3) IPO 上市五 日抑价与公司业绩缺乏统计上 的显著性 , 而主要受企业规模 、发行 比例 、中签率 、新股定价 的管制程度 、 上市地点与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   关键词  投资银行声誉 , IPO 质量 , 发行制度 一 、文献回顾与评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 , 投资银行承销新股发行主要涉及两个 问题 : 一是 如何甄别 IPO 的质量 , 这关系到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 二是 IPO 定价是 否合理 。对于前者 , 更多的是关注投资银行在推荐企业上市时的金融中介 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 。由于金融中介服务过程的内在隐秘性 , 这方面的 研究主要集中于投资银行的声誉与其承销的企业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性 ; 而 后者则主要是侧重新股发行为什么存在抑价以及影响抑价的因素 。 实际上 , 上述两个 问题是紧密相连的 , 国际上关于投资银行与 IPO 质 量之间的研究 , 主要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 , 认为在 IPO 发行的过程 中 , 投 资银行职能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问题 , 这 意味着 IPO 质量的好坏与投资银行的功能发挥具有极其紧密的联系 。Beatt y and Ritt er ( 1986) 的研究指出 , 声誉越高的投资银行 , 为了维护 自身的形 象而越倾向于选择更安全的 IPO , 从而使那些风险较大的 IPO 转向声誉不太 高的投资银行 。Cart er and Manast er 在 1990 年做的一项研究也指出 , 具有 良好声誉的投资银行往往与低风险的发行联系在一起 。但是这一结论并不 是一成不变的 , Carter 、Dark and Piwowar ( 2002) 指出 , 有声望的投资银 海通证券研究所 。通讯作者及地址 : 吴淑琨 , 上海市淮海 中路 98 号金钟广场 1702 室 ,20002 1 ; 电 话 :02 153594 5667503 ; Email : skwu @ht sec. com 。本文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第 10 期联合研究计划课 题 , 曾获深圳证券交易所第六届会员与基金管理公司优秀课题评选二等奖 。在此谨对上海证券交易 所的资助表示感谢 , 当然作者文责自负 。   404 经 济 学 (季 刊) 第 5 卷

文档评论(0)

a1335558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