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三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 肾脏:蛋白尿血尿、管型尿、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等。 5. 心血管病变:心包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雷诺现象、网状青斑、动、静脉栓塞及反复流产等。   6.肺与胸膜:胸膜炎、肺间质纤维化、狼疮肺炎、肺动脉高压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 7. 神经系统:头痛、周围神经病变、癫痫、抽搐、精神异常等19种表现。    8.消化系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腹膜炎及胰腺炎等。肠系膜血管炎、蛋白丢失性肠病或假性肠梗阻等属于严重的消化系统受累的并发症,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或血便,腹部压痛及反跳痛等症状和体征。 9.血液系统: 白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淋巴结肿大、脾肿大等。 10.眼:有眼底出血、乳头水肿、视网膜渗出、致盲。视网膜血管炎。 狼疮危象 SLE的临床表现在不同个体轻重差异很大, 部分病人可在起病时或病程中由于严重的脏器损伤而出现不同的急症表现,有的甚至于陷入重危。临床上称为狼疮危象。 1.中枢性神经狼疮 又称狼疮脑病,根据临床表现可见器质性脑病,癫痫,脑血管意外,横贯性脊髓炎 ,无菌性脑膜炎, 弥漫性脑炎。 2.血液系统急症 狼疮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狼疮性溶血危象,全血细胞减少, DIC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脏急症 ?心包炎、心肌炎 、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 ?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4.急性狼疮性肺炎和肺出血 急性狼疮性肺炎、狼疮性肺出血 ?5.狼疮性急腹症和消化道出血 肠系膜血管炎 、胃肠黏膜溃疡穿孔 、急性胰腺炎 ?6. 狼疮性肾衰竭 肾脏是SLE病人最常受累的器官,40%-75%的病人出现狼疮肾炎,如治疗不当均会转为狼疮性肾功能衰竭,5年死亡率为71%。 四、检查及诊断 (一)检查 1.一般检查:三系减少,血沉增快提示SLE活动期。尿液改变提示肾损害 2.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抗核抗体(ANA)阳性:90%SLE患者循环中有ANA,对探讨SLE的发病机理与诊断具有较广泛的意义。但ANA对SLE并非完全特异,对诊断SLE又有一定局限性。目前已发现一些单一核成分抗体。 (一)检查 2.免疫学检查:抗双链DNA抗体(抗ds-DNA抗体)阳性、对SLE诊断具有高度特异性 抗Sm抗体(抗核糖蛋白抗体)阳性,一般认为此抗体对SLE亦具有高度特异性 此外还有抗磷脂抗体阳性、血清补体C3、C4水平降低,免疫球蛋白增高、狼疮带试验阳性。 3.CT、X线、肾活检 (二)诊断 目前普遍采用美国风湿病学会(ARA,American Rheumatism Association)1997年推荐的SLE分类标准: 蝶形红斑、盘状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关节炎、浆膜炎、肾脏病变、神经病变、血液学疾病、免疫学异常、抗核抗体异常。符合其中4项及以上者,可诊断为SLE。 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均>90%。 五、治疗要点 ★ 1.一般治疗:活动期休息,稳定期 适当活动。减少暴露部位,避免日晒 2.轻型SLE药物治疗:非甾体类抗炎药、抗疟药、小剂量激素 3.重型SLE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疗法等 4.狼疮危象治疗: 可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静脉注射大剂量免疫球蛋白 六、护理诊断及措施 (一)护理诊断/问题 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疾病所致血管炎性反应等因素有关。 2.疼痛 与免疫复合物沉积于关节、肌肉组织有关。 3.潜在并发症 慢性肾衰竭。 4.潜在并发症 感染。 5.焦虑 与病情反复发作、皮肤损害、多脏 器功能损害有关。 (二)护理措施 1.皮肤黏膜护理:保持清洁卫生;避免紫外线;忌用碱性肥皂、化妆品及化学药品。忌染发、烫发、卷发。忌刺激性饮食。 2.密切观察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关节、肌肉、各组织器官功能。 3.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注意用药时间,观察副作用: 非甾体类抗炎药:胃肠道、神经系统反应、肝肾损害、抗凝等。 氯喹:长期使用视网膜退行性变。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多,继发感染、无菌性骨坏死、消化性溃疡、反跳现象。 免疫抑制剂:WBC↓、肝肾损害、出血性膀胱炎、胃肠道反应、畸胎等。 4.关节疼痛护理: (1)休息与体位:休息;关节功能位;避免疼痛部位受压 (2)减轻疼痛措施:环境;分散注意力;理疗;药物止痛 5.日常护理 (1)休息、活动:劳逸结合。 (2)饮食护理:忌食芹菜、无花果、香菜、蘑菇、无鳞鱼、干咸海产品、苜蓿等食物。避免浓茶、辣椒、吸烟等刺激。 (3)环境护理:室内温度、湿度适宜,空气新鲜、清洁。挂厚窗帘以免阳光直射。 6.心理护理 找出焦虑的原因,给予安慰、疏导,帮助患者环节紧张情绪。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