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美 国 日 本 俄罗斯 法 国 德 国 英 国 印 度 澳大利亚 用主次矛盾的原理分析我国外交工作 次 次 次 次 次 次 次 主 THANK YOU SUCCESS * * 可编辑 我国与近二百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处理这些关系就是处理矛盾。其中,中美关系是主要矛盾。因为美国是当今世界经济超级大国,也是军事超级大国,而中国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首先解决好中美之间的矛盾,既有利于我们争取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又有利于我们学习美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考点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 【原理】 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好次要矛盾。 7.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B.要抓主要矛盾 C.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D.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考点六:矛盾主、次方面辩证关系 【原理】 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8. 2007年9月24日,中国互联网大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大会倡导弘扬绿色网络文化,营造和谐健康的网络环境,共建人人受益的互联网。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国家要加强规范性管理,趋利避害,青少年要自觉文明上网,不能因网络的负面影响而否定网络的先进性。这是因为( ) A.矛盾具有斗争性 B.矛盾具有特殊性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性质 D.对待事物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 D 问题:如何区分主要矛盾与矛盾的主要方面? A.从作用看来看: 主要矛盾 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常用在“办事情”,解决问题,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怎么找出问题关键 如攻打锦州,处理中美关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矛盾主要方面 决定事物性质 常用在“看问题” 上,用于评价利弊,优劣,功过等 如什么是社会主义,人的本质,网络的利弊,一国两制 B.关键词识别法: 可以用来判断二者区别的一些重点词语:“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突出任务”、“核心问题”、“放在首要地位”等说法都可以判断为抓主要矛盾; “抓主流”、“辨方向”、“识大局”(分析形势)、“判断性质”、“占主体”等词语都可作为矛盾主要方面的识别依据。 9.社会主义社会的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如何,关键是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这说明在处理问题时( ) A.抓主要矛盾 B.分清主流和支流 C.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D.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七: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原理】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相互联系,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 【方法论】 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既要反对离开重点谈两点的均衡论,又要反对离开两点谈重点的一点论。 10.“全面展开,突出重点,标本兼治,重在治本”这是当前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措施。它蕴含的哲理是 A.矛盾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 的统一 B.矛盾双方有主次之分,要坚持两点论和重 点论的统一 C.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D.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具有导向作用 背景材料: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目前,我国社会总体上是和谐的。但是,也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唯物辩证法道理? 参考观点: 1.矛盾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看病难、看病贵;收入差距逐渐扩大等),所以,我们应该更加积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度村镇(社区)后备干部选拔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2024-2025学年第一学年 九年级物理 第一次月考(含答案).pdf VIP
- 2025年甘肃高考物理试卷附答案.docx VIP
- 人教B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全一册,共34套).doc VIP
- 注射室护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pdf VIP
- 口腔科职业防护课件.pptx
- YY/T 0862-2023眼科光学 眼内填充物.pdf
- 2022学年第一学期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三单元检测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B∕T 44189-2024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运行指南(高清可复制).pdf VIP
- 螺杆空压机维护保养方案C.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