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拱圈支架万能杆件梁预压重处理作业指导书.doc

主拱圈支架万能杆件梁预压重处理作业指导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主拱圈支架万能杆件梁预压重处理作业指导书 主拱圈钢管支架在中跨和东边跨过水口处以万能杆件梁作为钢管支架基础,为消除中跨和东边跨万能杆件梁及钢管桩、条形砼基础承受荷载产生的非弹性变形、沉降,以及测量出梁和基础的弹性变形量,在万能杆件梁架设完毕,梁上钢管底座分配梁布置后,须在梁上堆放砂袋进行预压重处理。压重范围为万能杆件梁纵向全部、横向沿桥中线各21m的区域。压重荷载按主拱施工时梁上荷载的1.25倍的原则确定。压重至基础沉降量不再产生明显的沉降为止(观测不少于24小时)。 1.荷载的分布 主拱施工时作用于万能杆件分配梁上的荷载包括:主拱圈钢筋砼重量、主拱圈模板重量、钢管支架重量及其它施工荷载。根据主拱圈各点的断面形状及支架高度不同的情况,计算的各点荷载乘以1.25倍所得结果按区域分布情况如图所示: 进行预压重时,根据以上各区域的荷载情况堆码相应重量的砂袋。砂袋装好后应过磅称重(误差要求不超过±1%),以减小荷载的误差。 2.桥横向分块压重 中跨24m与东边跨38m万能杆件梁必须分别纵向全长堆载压重。为减小压重砂袋的数量,压重操作时进行横向分区:从上游侧1#区域开始加载,每区宽度为10m,相邻两区域宽度重叠2m,共分5个区域,向下游侧逐渐完成2#-5#区域,每区压重至基础不再产生沉降后才将砂袋移至下一区域进行,分区如图所示。 3.预压重的观测与记录 预压重前,应在预压万能杆件梁上每跨纵向设置一组4-5个观测点;横向共设22组观测点,具体测点布置见图示。记录各测点原始标高H1,进行支架分区压重,记录每个区域压重并达到稳定状态的观测点标高H2,同时记录每个区域砂袋卸载并达到稳定状态后的测点标高H3。整理观测资料,观测记录表格见附表1。 观测所得的砂袋堆载下各测点稳定时的标高值,与砂袋卸载后各测点稳定时的标高值的差值(H3-H2),即为预压重情况下的各点弹性变形量S1,除以1.25后所得的实际荷载变形值(S1/1.25)作为弹性变形产生的预拱度值。将此结果整理,并将弹性变形产生的预拱度值(S1/1.25),作为整个万能杆件梁变形而产生底模预抬高值。 附表1 主拱( )跨支架万能杆件梁基础预压记录表 桁片 编号 测 点 原始 标高 H1 预压稳定标高H2 卸载稳定标高 H3 弹性变形沉降S1=H3-H2 非弹性变形沉降量S2=H1-H3 弹性变形产生的预拱值S1/1.25 1# A B C D E F G H 2# A B C D E F G H 3# A B C D E F G H …

文档评论(0)

zzqk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